第四百一十五章 改革之法!用人之道!编书与质问! (4/5)
nbsp; 高明的棋手能够让每一枚棋子都精准发挥其独特效用,而不会奢望某一枚棋子能具备无所不能的本领。
让解缙投身编书之事,使其借此汲取更为广博的知识,以待日后咨询备用,无疑是再适宜不过的安排。
往后若需查询各类知识,解缙便宛如一个“行走的书库”,或者说是一台随时待命的“知识搜索引擎”。
朱允熥可以借此搜寻到自己所需的知识。
再者,编书一职,需对书中内容撰写评语,这恰好为树立“新学”提供了绝佳契机。
而在理论层面展开争辩,又是解缙的拿手好戏。
故而,虽不适合官场仕途的解缙,却与“编书官”这一职位高度契合,还可兼与那些旧势力展开唇枪舌剑的较量。
编修这样一部鸿篇巨著,一直是解缙梦寐以求之事。
听闻朱允熥的安排,他顿时喜出望外,急忙伏地跪拜,高声说道:“草民叩谢陛下浩荡隆恩,草民谨遵圣命。”
杨士奇在旁轻声提醒:“已然领命,便不可再称草民,应称‘臣’。”
解缙赶忙再次叩首,言辞恳切道:“臣诚惶诚恐,叩谢天恩,必当竭尽全力,将此书编纂成功”
“好!”朱允熥微微颔首,继而吩咐道:“编书一事,由姚广孝牵头,协调各方关系,具体编纂由你实际负责,你有什么需求,都可向姚广孝提出。”
编书的首要任务,便是广罗天下书籍,而这无疑需要大明诸多衙门的通力协作。
在朱允熥眼中,解缙虽才华横溢,却绝非协调各方关系便的合适人选。
这位恃才傲物的大才子,行事风格太过刚硬,说不定一不留神,便会将各衙门的官员统统得罪。
届时,各个衙门怕是会相互推诿,“踢皮球”,甚至暗中使绊子,故意从中作梗。
反观姚广孝,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姚广孝身为政务大臣,在朝堂之上威望极高,民间都尊称他为“黑衣宰相”。
再者,他还执掌着探听司与大明情报局,身上那层神秘色彩,更是令众人敬畏有加。
各个衙门岂敢不给他几分薄面?
再则,姚广孝办事的手腕,也不是解缙能比的!
所以,让姚广孝负责书籍搜集与各方关系协调,解缙只需专心投入编书工作,各司其职,最为妥当。
朱允熥略作思忖,又补充叮嘱道:“此外,你要多向大明科学院院长赖文安,京师大学副校长微国公文元柳虚心求教。”
“但凡涉及科学领域的知识,皆由大明科学院与京师大学派人负责汇编审核。”
在传统的文化知识层面,解缙的学识自是无可挑剔。
可一旦触及新知识,朱允熥还是更信赖大明科学院与京师大学。
那里有大明最专业的科学研究人员。
“新学的相关内容,则待方孝孺进京后,你与他一同研讨。”
方孝孺作为新学的开创者,编书之际,自然要向他多多“取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