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军纪!垄断的难处!解决办法! (4/6)
; “对于那些违令不从、私吞战利品之人,定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朱允熥静静听他说完,不置可否。
随即将目光缓缓转向杨士奇。
只见这位执掌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此时正紧蹙眉头,依旧沉浸在思索之中,并未接话。
就在这时,旁边的杨荣开口进谏道:“陛下,夏大人的提议虽有其道理,可远征军将士们毕竟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如今刚刚打了胜仗,朝廷非但不赏赐有功将士,反而派遣御史前去监军,甚至惩处有功的将士,此举只怕会令三军将士寒心。”
“一旦因此引发兵变,那到时便追悔莫及了。”
“臣以为,整顿军纪,扭转旧有风气固然重要,但此刻贸然派出御史前往监军,恐非良策,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夏原吉向来为官清正廉洁,眼里容不得半点违法乱纪之事。
此刻听了杨荣之言,心中极为不满,当即反驳道:“若大明的将士这般桀骜不驯,长此以往,成何体统?”
“天下为国立功之人何其多,国法自是国法,功劳归功劳,二者绝不能混为一谈。”
“怎能因为他们打了胜仗,便放纵他们肆意妄为,无视国法军纪呢?”
“朝廷不会亏待有功之臣,但对于那些仗着自己有些许功劳,便胆敢践踏国法军纪的骄兵悍将,也绝不能姑息纵容!”
“只要他们严守国法军规,御史前去,只会如实记录他们的功绩,又怎会无端治罪?”
“他们又何须惧怕?”
杨荣轻轻摇了摇头,缓声道:“夏大人说的固然句句在理,然而,这些道理在管理大明银行时可行,在带兵打仗的战场上却未必适用。”
“文臣武将,职责不同,行事亦有差异。”
“御史身为文官,将士们听闻朝廷派御史前来,心中难免犯起嘀咕,这也是人之常情。”
“况且前线局势错综复杂,御史不谙军务,只知一味依照国法军规行事,不仅会极大地束缚军队手脚,还极有可能引发官兵的强烈不满。”
“此中诸多隐情,还望陛下明鉴。”
杨荣一番话说完,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皇帝朱允熥。
说到底,此事该如何定夺,还是要看陛下圣裁。
朱允熥微微皱眉,沉吟片刻,方道:“自朕着手组建新军以来,新军的军纪较之前的卫所军,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朕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军堪称有史以来纪律最为严明的军队。”
“但军队归根结底是由人组成的,其中不乏从旧军转过来的士卒。”
“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绝非一朝一夕便能扭转,新军士卒自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他们的显著进步。”
“新军的军纪,必须进一步强化。”
“将士们要彻底转变思想,将所有战利品、缴获之物,一概上交归公。”
“但冰冻三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