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唯有粮食问题,始终是他最为关心,最为牵挂的大事。
粮食这东西,多了没事,可一旦短缺,那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凡粮食供应减少百分之十,粮价便会疯狂飙升,直至将最穷困的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三十的百姓活活饿死。
因为一旦粮食短缺,就会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刺激无数人疯狂囤积粮食。
这种囤积,可不是少数富商的投机行为,而会演变成全民性的抢购、囤积粮食的狂潮。
越是饥荒缺粮,越是会有大量粮食被“藏”起来,饿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更为棘手的是,面对这种全民性的行为,朝廷很难像抓奸商一样,抓人来治罪,遏制这股风潮的蔓延。
不仅如此,朱允熥之前费尽心血,以白银和粮食作为“担保”,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明宝钞的信誉,也极有可能因为这场“缺粮”引发的大灾荒,而瞬间崩塌,化为乌有。
如果宝钞买不到粮食,或者粮食上涨十倍,那宝钞还能叫宝钞吗?
这也正是朱允熥一直以来忧心忡忡的重要原因。
民以食为天。
大明眼下所呈现出的繁荣景象,其根基就在于有稳定且价格低廉的粮食供应。
倘若缺粮,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转,就会如同失去了润滑油的机器,必将陷入一片混乱,难以正常运行。
从前大明还未发展工业,没有像现在这般繁荣的贸易时,缺粮会造成一个个地区的百姓,大量饿死。
但只要范围不是特别广,那么,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反而是有限的。
而现在,随着大明工商业的发展,缺粮所带来的影响,不止是饿死底层百姓,还会扰乱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
只要能买到足够的粮食,多花一点钱又算得了什么呢?
反正后续大明还可以凭借强大的工业品出口和其他各类贸易,将用来买粮的钱再赚回来。
姚广孝微微欠身,道:“陛下请放心,臣等已然在着手布置相关事宜,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之中。”
稍作停顿,他脸上再度浮现出一抹难以抑制的欢喜笑意,道:“不止如此,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向陛下禀报。”
“据我方情报人员送回来的消息,自我大明天军远征南洋之后,南洋诸国皆被我大明天威所震慑,对我大明敬畏有加。”
“从前,南洋诸国对使用大明宝钞大多不感兴趣,可如今却不一样了。”
“不止是暹罗、蒲甘,就连周边其他国家的官员、商人,亦对大明宝钞趋之若鹜。”
“都愿意接受大明宝钞作为结算货币。”
“陛下如此忧心粮食之事,依臣之见,大可进一步扩大粮食进口的规模。”
“暹罗固然有粮食可供我大明采购,但其他南洋诸国,同样也能成为我们的粮食来源。”
“我们完全可以与他们签订贸易条约,大量进口粮食,以充实我大明的粮仓。”
虽说购买粮食是当务之急,但买粮食毕竟是要真金白银往外掏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