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退位让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章 解决粮食问题的契机!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些成年的皇室宗亲,都被他派到海外去开拓疆土、传播大明文化了。

    如今留在京城的,都是还未长大的小孩子,自然不适合承担这等重任。

    大臣倒是派了,不过,朱允熥也只是让他们每天去祭祀两次,而不是像传统要求的那样,连续不断地苦守在祭坛,不降雨就不下来。

    毕竟,在如此酷热的天气下,太阳这般毒辣,在外面长时间暴晒,真的很容易中暑,危及生命。

    朱允熥实在不忍心因为这么愚蠢的事情,让自己手底下的大臣,白白丢了性命。

    也正因如此,朝廷里上奏请求祈雨的声音越来越高。

    大臣们也不敢直接要求皇帝必须去祈雨。

    只能委婉地说自己愿意去,或者要求朝廷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率领全体臣工一同祭天祈雨。

    但实际上,他们的真实用意,就是希望皇帝能赶快去祈雨。

    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大明天子爱民如子的形象,表明皇帝为了天下百姓,操碎了心,不惜付出一切。

    从而“感动”上苍。

    在他们看来,这才是一位“贤明”君主应该做的事情。

    身为臣子,他们也认为自己有劝谏皇帝成为“贤明”君主的责任和义务。

    于是,这些大臣便接二连三地不断上奏。

    他们呈上来的奏章,自然都被政务处压了下来。

    这其实正是朱允熥当初成立政务处的重要目的之一。

    说白了,政务处就像是皇帝与大臣之间的一道缓冲带,必要时给皇帝“背锅”。

    但凡以政务处名义发布的命令,一旦出了问题,背黑锅的自然也是政务处。

    虽然实际上,政务处不过是忠实地执行朱允熥的旨意,并没有多少自主决策的权力。

    但底下的人,无论是那些官员,还是普通百姓,才不会去细究这些。

    在他们的认知里,皇帝必定是英明神武的,要是出了什么差错,那肯定是政务处里奸臣当道,搞乱了朝纲。

    就拿祭天祈雨这件事来说,朱允熥毫不含糊地让政务处把相关奏章都压下。

    这一做法,自然让政务处的几名政务大臣成了某些自许清流忠臣的官员的“眼中钉”,被他们跳脚大骂。

    为此,政务处的几名大臣没少在朱允熥面前苦口婆心地劝谏。

    他们甚至出主意说,实在不行,陛下您好歹去做个样子啊。

    哪怕到了天坛上,就只呆几分钟,然后,直接假装昏厥下来也好。

    可朱允熥心意已决,就是不为所动。

    不过,他倒是下了一道旨意,让大明科学院成立专门的气候研究机构,对气候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广泛收集各类数据,尝试着对未来的天气进行预测。

    政务处的几名大臣虽然对成立气候研究机构一事并不反对,可在他们心里,还是非常希望朱允熥能够去祭天求雨。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是顺应民心,遵循传统的大事。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