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退位让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七十五章 文明礼义之邦!陛下有旨! (4/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同时,鼓励他们与“作恶多端”的“人贩子”划清界限。

    这些人坏事做尽,败坏了清溪的名声,必须予以严惩。

    只要知晓他们的恶行并向官府举报,都能获得奖励。

    每有人来领钱,便会听到这番话:只要举报,就能获得更多赏钱。

    很快,便有人带头举报。

    别看那些“人贩子”平日里在家乡装出一副“大善人”的模样,可做的事丧尽天良,清溪百姓中,不少人都耻于与他们为伍。

    只是不愿惹麻烦招惹他们,只能平时尽量不与他们往来。

    如今朝廷查办此案,他们便顺理成章地站出来揭发。

    再者,哪怕是受过“人贩子”小恩小惠拉拢的百姓,对这些一夜暴富的家伙,心底也满是嫉妒。

    如今有机会,自然要“落井下石”。

    尤其是有人带头后,举报的人越来越多。

    到最后,几乎整个清溪的百姓,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童,包括妇女,大多都签字画押。

    要么是承认自己的“罪行”,要么是举报“邻居好友”在外的恶行。

    当然,除了“人贩子”的直系家人,其他人的消息多是道听途说,有的甚至传了好几手,并非直接从“人贩子”口中得知。

    但这也没关系,纪纲只管让人记录在案,核实无误后,便让人签字画押。

    这些东西,能不能作为证据姑且不论。

    至少那些“人贩子”,再也没机会躲回故乡,在熟悉的地方苟且偷生。

    举报过他们的邻里乡亲,如今就算为了自身的安全,也绝不允许这些恶徒逍遥法外。

    纪纲这一手,看似未动刀枪,却有着“斩草除根”的狠辣效果。

    从此,清溪县那盘根错节的“诈骗文化”,被连根拔起,清扫得干干净净。

    魏镇刑身为都按察使司,在刑名上摸爬滚打了整整二十年,办案经验不可谓不丰富。

    可他心里清楚,若这案子落到自己头上,绝无可能像纪纲这般办得干净利落。

    说不定早就陷入僵局,一筹莫展了。

    毕竟,案发地不在清溪,官府手里毫无头绪,连谁是“人贩子”都难以确定,调查根本无从下手。

    但纪纲一系列行云流水的操作,看得魏镇刑暗自咂舌,不得不服。

    不愧是被陛下一眼看中、破格提拔的人!

    如此复杂的大案,却能快刀斩乱麻般,轻松搞掂。

    这手段和能力,确实是一流的。

    然而,世上又哪有“圣人”呢?

    魏镇刑在整理抄查来的赃款赃物时,敏锐地察觉到纪纲的小动作——他偷偷私藏了一小部分,比例大概在十分之一。

    别看这比例不高,可由于此案涉案金额巨大,十分之一也是一笔真正的巨款。

    这钱,一半被纪纲赏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