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竟年轻,虽一向性格沉稳,但自从被朱允熥提拔重用以来,可谓一路顺风顺水。
年纪轻轻便已位居一品,权倾朝野。
时间一长,难免便多了几分锐气,不再似初遇朱允熥时那般稳重内敛。
但杨士奇终究非等闲之辈。
此刻虽遭人再三顶撞,却并未被激怒,反而在内心深处展开了深刻的自我反省。
“我身为政务大臣,对朝廷的国策自然比你清楚。”
“孰轻孰重,我心中自有分寸。”
杨士奇的声音逐渐变得沉稳平和,不再像之前那般尖锐,反倒多了几分从容淡定。
“陛下刚刚已降下旨意,明日将召开大朝会商讨此事。”
“你既然自称是忠君之臣,还是好好思量一番,如何为君父排忧解难吧。”
言罢,他便拂袖转身,头也不回地向外走去。
大堂内,众御史目送左都御史离去,直至其身影消失不见,才纷纷将目光转回到之前那名一直与他唱反调的御史身上。
众人的眼神各异,神色复杂。
有人在心中暗暗钦佩此人的胆量,竟敢公然顶撞位高权重的左都御史。
也有人觉得他这是在自寻死路。
杨士奇是何许人也?
那可是陛下都极为倚重的股肱之臣。
虽说都察院里的御史各自独立,他们也并非左都御史的下属官僚。
但仅凭杨士奇政务大臣的身份,要收拾一个小小的御史,办法还是有不少的。
毕竟,如今朝廷的政令大多出自政务处。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那名御史微微挺起胸膛,霍然起身道:“都察院内,还有其他书生所写的书信,内容也大致相仿,皆是诋毁圣上的狂妄悖逆之言。”
“待明日朝会,我定要将其当面呈于圣上。”
他的言语间满是自信,坚信陛下看到那些书信后,定会龙颜震怒。
毕竟,哪一位帝王能容忍下属如此诋毁自己治理下的国家呢?
自古以来,帝王对此类事向来极为重视。
圣上的声誉,高于一切。
这时,人群中有一名御史像是自言自语,又似在提醒众人般,轻声说道:
“我等虽未将书生们满是狂悖之言的书信呈于陛下,但你们切莫忘了,陛下手中还掌控着探听司、锦衣卫、检校等一众耳目。”
“金陵城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监视。”
“书生们上书所言之事,早已引起金陵城不少百姓的热议。”
“我等未将书信呈上,但锦衣卫、检校以及探听司,想必早已将此事禀明陛下了。”
此语一出,那名御史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