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文明的威力!女真的新时代! (3/5)
活自然更艰难。
故而,当女真民众惊喜地发现,只要投身修路,便能换来一顿饱饭时,他们的眼中瞬间燃起了狂热的火焰,一个个饿狼扑食般疯狂投入其中。
要知道,征发大明百姓来修路,许多百姓心中是不太情愿的。
一则离家万里,在这异乡之地,吃苦受累自是不必说。
即便能勉强吃饱饭,可睡觉的环境与条件,却简陋得令人心酸。
临时搭建的居所,不过是能勉强遮风挡雨的草棚,四处漏风,夜里常常冻得人瑟瑟发抖。
另一方面,战争的阴霾,始终笼罩在上空。
虽说新军战力超凡,每次都能护得他们周全。
可那突如其来的敌袭,以及随之而来的慌乱,却如影随形,令他们受不了不少惊吓。
所以,大明百姓心中对给女真三部修路一事,抵触情绪极大。
但女真部落的人却截然不同。
修路能填饱肚子,仅此一条,对于那些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的女真民众而言,吸引力便远超大明百姓。
毕竟,在朱允熥的精心治理下,大明的土地上,百姓基本上已告别了食不果腹的日子,温饱无忧。
而女真,却依旧处在吃不饱的时代。
只要有饭吃,他们便愿意卖力干活。
再者,这修的可是通往自家家乡的路啊!
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大道,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全部憧憬,是连通大明繁华世界的希望之路。
他们怎能不干劲十足呢?
随着大批女真民众满怀热忱地加入修路大军。
再加上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尽,干扰全无,修路的进度仿佛装上了风火轮,一日千里,大大提速。
此时,大明百姓则更多地肩负起运输粮食等各类物资的重任。
沿着那崭新修建的水泥大道,运输过程如同顺水行舟,比从前便捷了不知多少。
马车辘辘,一路畅行无阻,物资如流水般输送到位。
自草原部落被大明击败后,边关不再设卡禁行,商贸往来愈发频繁。
中原大地,大量购入马匹,充实运力。
与此同时,技术变革的东风也吹遍了大明。
马车制造领域,更是焕然一新。
从前,马车多是工匠凭借个人手艺,单打独斗打造而成,耗时费力。
如今,大明已然建立起专门制造马车的工厂,采用流水线作业的先进模式,批量生产马车。
生产速度迅猛提升,造价也随之大幅降低,变得亲民实惠。
就连那些需要使用铁制品的轮轴等部件,也得益于冶炼技术的飞跃进步与大规模生产,成本一降再降。
马车价格一低,数量自然变多。
有了足够的马车,和宽敞的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