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退位让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明的新时代,再添一把火! (2/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读书人”。

    只因他们读的不是圣贤书!

    相比那些一辈子在书山里皓首穷经的老学究,他们的文化知识也更浅薄。

    在儒家读书人眼里,他们至多就是认识几个字而已,算不上什么读书人。

    然而,如今这些人也在一夜之间具备了参加科举的资格,自然给人极大的震动。

    “哎呦,我说你们也别吵了,这次皇帝还邀请了研制了蒸汽机的工人进宫,要赐宴呢。”

    “工匠竟然也有机会吃上御宴,这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

    “岂止是能吃御宴,听说还会被封爵呢。”

    “据说贡献最大的人,将被册封为国公,也不知是真是假。”

    “此事已经传了很久啦,估计是假不了的。”

    “真要封国公啊?那人的祖坟,怕是都冒烟了吧。”

    “陛下金口玉言,说了谁发明出蒸汽机,就封谁国公!千金买马骨,陛下既然说了,那肯定就得封。”

    “那蒸汽机到底是啥玩意儿啊,值得陛下如此重视?”

    “我见过,我见过,那玩意就是用来抽水的,哎呦,可厉害啦,一台蒸汽机,顶得上百十台水车,还不用人力去踩。”

    “我听人说,不止能用于抽水,还有其它的用途,只是暂时用它来抽水了。”

    “是啊,听说蒸汽机的用途很广泛。”

    ……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皇宫内的科学馆上,为这座崭新的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边。

    朱允熥身着龙袍,龙行虎步地驾临此处。

    今日,他将在此大摆宴席,犒赏那些为大明科技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

    这座科学馆乃是新近落成之作,其最为显著的特色,便是那拱形设计所造就的超大跨度空间。

    在华夏数千年的传统建筑长河之中,大跨度建筑物一直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往昔,皇宫内那些宏伟壮丽的宫殿,巍峨耸立,雕梁画栋,可在殿内却林立着诸多柱子,鲜少运用大跨度的精妙设计。

    细究根源,实则是因为长久以来,数学在建筑领域的运用近乎于无。

    这并非由于古人数学水平低劣不堪。

    实则是在传统的营造法式里,工匠们代代相传,凭借自身积累的丰富经验修筑屋宇。

    极少会主动运用数学方法去剖析建筑结构上的受力情况,更遑论进行精确的计算了。

    缺乏数学的有力支撑,未曾经过严谨的受力分析与精密的数学运算,想要营建大跨度的建筑,无疑是痴人说梦。

    毕竟,如此一来,建筑的安全性便如同在风雨中飘摇的孤舟,根本无从保证。

    然而,时过境迁,自朱允熥力排众议,创办《科学》期刊,一手成立大明科学院之后,这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数学知识如同春潮涌动,迅速融入建筑领域,加之水泥与钢材的广泛普及,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