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中将领,大多识字不多,文化不够。”
“军务处下属机构办事,还是需要有文化的。”
“朕决意,从国子监、大明军事学院、以及各省举子当中,挑选熟读兵书,精通兵法之人,入军务处做武官。”
“一来正好补充军务处的官员缺口,二来嘛,他们毕竟是读书人,饱读圣贤书,知晓忠君之道,也正好可以节制武官,以作制衡。”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呢?”
下面的文官们一听,顿时一个个皆松了口气。
还好,陛下还是向着他们文官的。
将那些人安排进了军务处,那文官们岂不是仍压武将一头吗?
“陛下圣明,臣等对此无异议!”
众官员纷纷表态。
朱允熥嘴角微微翘了翘。
对于这些官员们心中的算盘,他早已是了如指掌。
他们还以为那些国子监的学生、各府举子都是“自己人”。
却不知入了军务处,是要转武职的。
愿意转武职的人,必然与他们不是一条心的。
何况,人事安排的大头,还是大明军事学院的学生。
毕竟,他们才是真正的懂兵知兵之人。
国子监的学生和各府举子,除非真的精通兵法,否则,肯定会在入职的考核中筛选下来。
那时候,就不能怪他这个皇帝没有给机会了。
顺利将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提拔起来,安插到军务处各处,牢牢掌握军权,才是他此举的真正目的。
“那就这样吧,诸位爱卿都退下吧。”
“以后有什么建议,都向政务处进言,不必再来见朕了。”
朱允熥旋即下了“逐客令”。
政务处既然已经成立,那就要帮他挡枪背锅。
自己躲在幕后就好。
如此一来,朝廷大臣的压力和矛盾,便都转移到政务处和政务大臣身上了。
他这个皇帝,可以稳坐钓鱼台,坐看风云起落。
不会轻易得罪官员。
下面的官员要骂人,也都是骂政务处的政务大臣。
而他这个天子,仍然能有一个好名声,并被很多大臣寄予厚望。
这是很简单的驭臣之道。
朱允熥自穿越后,一直在研究,对此已颇有心得。
当然,为了防止政务处阻塞消息,他还会特意准许一部分大臣可以上密奏。
凡密奏一律绕过政务处,直达御前。
只不过,密奏不轻易使用,也不是每一个大臣都有资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