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献策!大明未来的建设!求见! (4/6)
筑景观欣赏,倒也无妨。
倘若作为住宅居住的话,都会在很多地方,做现代化的宜居改造的。
比如说,现代化的顾所和马桶,还有相应的下水道系统。
虽然古代的排水措施很不错,宫殿也大都修建了排水道。
可用于排雨水的排水道,和处理厕所污水的下水道,可是两个概念。
而这个时代的人们,还习惯用马桶。
需要提出去倒掉,或由专门的人,推着车子来收集。
朱允熥的计划,是围绕着原来的后宫四周兴建新的皇宫。
如此一来,便不用去动如今老朱居住的宫殿。
只是皇宫的面积向外扩展了几倍,需要拆迁周围的民居,且耗费的资金也颇多。
钱不是问题。
虽然如今的大明朝廷,欠了一屁股债。
但正所谓,债多不愁。
反正已经有了五亿两银子的债务,按计划至少在未来十年内,债务规模还会不断上涨。
拿几百万上千万两银子出来,还真不叫什么事。
相比于嘉靖修宫殿耗费几百万两银子,愁死了户部和大臣,筹措了多年,才筹集到足够的银子,他这个皇帝,当得确实轻松写意得多了。
拆迁也不是问题。
封建时代的百姓,对于朝廷的拆迁都非常配合,不会有谁对抗。
甚至根本不敢提补偿两字。
当然,朱允熥肯定不会用简单暴力的驱赶法,而是会给予补偿,并为他们兴建新的住宅。
正好借此机会,对金陵城进行翻新和重建。
重新规划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以及为朝廷官员兴建官邸。
以朱允熥的眼光来看,金陵城的布局极其不合理。
勋贵功臣的宅子面积极广,占据了除皇宫和皇家别院外,城中四分之三的地方。
剩下的七八十万百姓,拥挤在城中不到四分之一的地方。
用后世的标准来看,整个就是一巨大的贫民窟。
卫生环境极其恶劣。
光是每天早上倒马桶的熏天臭气,就让人受不了。
这样的居住生活环境,随着人口的爆发,商业的繁荣,还会越来越差。
一旦爆发疫情,后果也不堪设想。
历史上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
后世甚至有历史学家认为,明朝的灭亡,与明末的大鼠疫有极大的关系。
鼠疫最厉害的时候,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
保守估计当时的北京城,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死于那场鼠疫。
直至李自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