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退位让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朱:何惜一死? 天子驾崩! (3/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若非如此,陛下又岂能以布衣之身,而得大明天下,坐拥万里江山呢?

    老朱并没有发现杨荣的微妙变化,而是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中。

    那时青春年少,意气方遒。

    可岁月不饶人,如今是赢了天下,却仍要输给时光。

    曾经的风华少年,垂垂老矣。

    老朱眸内风云尽起,往事浮云,历历飘过。

    少顷,方恢复平静,道:“可咱登基二十五年,天下依然困苦,百姓还是贫穷。”

    他的声音,骤然变得激动起来。

    “咱一直以为,这不是咱的错。”

    “相比元末乱世,大明的百姓已然能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能填得饱肚子了。”

    “至于说生活仍然苦顿,可自苦皆是如此。”

    “几千年了,寻常百姓就是只能过勉强填饱肚子的生活。”

    “哪怕尧舜之时,或圣人降世,也没有什么不同。”

    “可咱的孙儿,治国理政不到两年。”

    “天下已然大变。”

    “对外,平定了倭寇之乱,又平了北元,千年胡乱,从此皆成过往。”

    “对内,百姓的生活,改善了不少。”

    “从前填饱肚子都困难,如今甚至还能喝上二两酒,一两肉。”

    “大明朝廷的税赋,迅速增长。”

    “粮仓里面的粮食,堆积如山。”

    “制造局的铁器,多得根本用不完。”

    “看制造局的状况,听他们的报告,后面的发展还会提速。”

    “恐怕用不了多少年,天下百姓就会人人都能穿上好衣服,住上好房子,能上顿吃肉,下顿吃鱼,而不是只能吃粗粮填饱肚子。”

    “这是尧舜也没有的功绩。”

    “杨荣,你说,若咱那孙子达成这样的成就,是不是比你们读书人最崇拜的圣人还要了不起呢?”

    杨荣深深一拜,道:“太孙殿下之才,旷古绝今。太孙殿下之仁,千古无人能及。纵孔圣人再世,应该亦愿在太孙殿下面前俯首听命,辅佐太孙殿下。”

    “微臣能在太孙殿下麾下办事,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份。”

    老朱看着他,忽然语气一转:“那你对方孝孺抛出来的天下大公论,又是什么看法呢?”

    这个转进来得太突然。

    杨荣顿时怔了下。

    方孝孺与其他读书人的舌战,早已在《大明日报》上公开讨论多日。

    只是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太多,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和注意力,以致于许多人下意识地忽视了此事。

    可在朝堂的官员里面,围绕此事的争论,已是暗流汹涌。

    老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