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朱:何惜一死? 天子驾崩! (2/6)
p; 正如老朱自己读中所言“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这首诗,是老朱真实生活的写照。
也只有朱允熥执政之后,老朱才稍微休息一二。
也是身体实在不行了。
在此之前,尽管朱标帮着理政,老朱从未有半分懈怠。
朱标更是被他逼着“日理万机”。
很大程度,甚至可以说,朱标是不堪重负,活生生累死的。
就因为老朱一直逼着朱标,要他和自己一样的“勤政”!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今的朱允熥,其实要感谢便宜爹爹朱标的死。
正是因为朱标的死,让老朱心生悔意,才让他如今对朱允熥的“懒惰”听之任之,不闻不问。
要不然,哪怕朱允熥将大明治理得再好,老朱也绝不会允许他睡“懒觉”。
更不会允许他按自己的想法,偷懒怠工。
朱允熥越聪明,能力越强,老朱只会对他要求越严格。
没苦也得让他硬吃。
绝不会让他松懈,懒惰。
但朱标的死,让老朱开始反思,汲取教训,不敢再逼儿孙。
只要朱允熥能将天下治理好,老朱也就乐得看他休息了。
至于老朱自己,他真的太勤政了,从不贪图任何享受。
可以说,真的将自己奉献给了大明江山!
这样的人,若说他自私自利,杨荣都不能说服自己。
夺了天下,自己却没有好好享受过一天,只为了做牛做马,那他图啥呢?
老朱缓缓道:“咱出巡的时候,去了申城。”
“你应该知道那里。”
“那也是咱那孙儿规划兴建的海边大城。”
“咱在那里研究大明的经济,与百姓们交谈。”
“问了很多,也了解很多。”
“这些事,在之前的信里面,都有提及。”
“你也知道的,咱就不多说了。”
“这几日,我在外面参观大明制造局,一边看,一边想。”
“这天下真的是要大变了啊。”
“想当初,咱四处流浪,靠吃百家饭才苟活于世。”
“那时候,咱就发誓,要是有一天,咱得了天下,一定不会让百姓生活如此困苦。”
听到这里,杨荣的瞳孔不由自主地微微缩了缩。
旋即恢复正常。
原来皇帝下在困苦流浪之际,便已有并吞天下之志。
但很快,他又坦然接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