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退位让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五章 老朱交待后事!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sp;  但身为朝中大臣,有首辅之才的杨荣当然不会这么幼稚的看问题。

    禁《孟子》一书,迁孟子牌位,绝非小事。

    似老朱这样的帝王,又怎么可能在这样的大事上,任性行事呢。

    “喜怒无常”,“任性行事”,只是对外打造出来的“人设”。

    实际上,这件事的背后,皇帝陛下必然有自己的考量。

    在禁孟子之前,老朱也曾考虑过动孔府。

    首先是下令日后孔子的后人,都不必来朝中做官,而只要安享“衍圣公”的尊称就行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孔家后人可有不少入朝为官的。

    其次,便是下令春秋祭孔,只需要在孔子的家乡曲阜举行就好,天下其他地方都不用举动。

    前一条还好,孔子后人入朝为官,也让很多读书人感到难以与其相处。

    可第二条,规定天下各地不能祭孔,却是引发了极大的风暴,书生抗议,官员劝谏,老朱最后只能收回成命。

    在此之后,才发生了禁孟子之事。

    老朱不是正统的儒家读书人。

    他是在庙里当和尚时才认得字的。

    没有像这个时代的其他读书人那般,刚一入门便饱读儒家经典,打上了很深的思想钢印。

    老朱首先读的是佛经,其次是乱七八糟的读书。

    后来才慢慢了解儒家典籍。

    因为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故而,老朱对很多儒家的言论,都是不以为然的。

    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老朱觉得这是鬼扯呢。

    咱不懂《论语》,不一样的夺天下了?

    汉高祖刘邦打天下,靠《论语》了吗?

    唐太宗,宋太祖又有哪个是靠《论语》夺天下,治天下的?

    不过,不喜欢归不喜欢,若不是老朱看出了读书人有意借圣人之名,来限制君王的权力的想法,他才不会去管,给自己找麻烦。

    老朱对杨荣的回答,不置可否,而是笑道:“当年咱禁孟子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劝咱,说儒家的思想,对帝王的统治,是有利的,只要好生加以利用,便能用其治天下。”

    “实话说,咱对此是半信半疑的。”

    “但是,没办法,谁让天下读书人都是儒家子弟呢。”

    “当年跟咱打天下的淮西兄弟,让他们去冲锋陷阵还可以。”

    “可是,让他们当官坐堂,治理一方,那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

    “想要治理天下,还真离不开你们这些读书人。”

    他用略带自嘲的口吻,慢慢说着。

    旋即,盯着杨荣的脸,缓缓道:“之前朱孙给咱来的信说,要利用儒家,在儒家树立新圣,这是你的主意,还是咱孙子的看法?”

    杨荣忙道:“陛下太高看微臣了,微臣哪有这等谋略。这都是太孙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