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退位让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一章 缉盗司要造反?杀! (3/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们对纪纲恨之入骨,既然袭击一般的地方官府衙门都没用,那就只有袭击大明科学院。

    一旦大明科学院出了什么事,被太孙殿下问责的,肯定就是他纪纲了。

    毕竟,他是缉盗司的主管,是太孙殿下亲点的对付江湖帮派的人。

    也是那些人眼中的“罪魁祸首”!

    他若是被问责下狱,那些人也算是“报仇血恨”了。

    算起来,这是唯一的合理解释。

    要不然,就凭这点人马,既造不了反,也搞不了政变。

    冲击大明科学院,与自寻死路无异。

    也只有那些脑回路异常,且悍不畏死的江湖人士能做得出这种事。

    而他们这一次的做法,还真的算是打到了纪纲的命门上。

    纪纲对此也很清楚。

    哪怕因为他清剿江湖帮派,而引发了某个江湖势力聚众造反,将县衙或者府衙都按给攻占了,太孙殿下只会立即下令发兵镇压,不会怪他激化矛盾,才导致闹出这等大事。

    说白了,太孙殿下既然决定要将那些魍魉魑魅全部清扫干净,就不怕他们闹事。

    自纪纲开始执行任务时,朝廷里并非没有官员反对。

    他们认为自古便是“民不举,官不究”,江湖帮派,绿林强盗,只要不来招惹官府,且没有人去衙门告状,那朝廷就不必去管“江湖事”。

    虽然那些人喜欢打架斗殴,偷盗抢掠……但官府只要管有人告状的事。

    主动去招惹他们,连江湖人士彼此之间的好勇斗狠都主动介入进去,将他们当作“黑恶势力”打击,这完全没有必要。

    至于说江湖帮派收“保护费”之类的。

    老百姓都没有因此去衙门击鼓鸣冤,朝廷为何要令官府去过问呢?

    不闻不问,无为而治,是千古不变之理。

    再说,他们收了“保护费”,不也帮着维护了很多地方的治安吗?

    让地方官府省了很多麻烦事。

    一些喜欢和官府作对的“刁民”、“刺头”都他们被收拾得干干净净,难道不好吗?

    官府不能主动揽事啊。

    可太孙殿下看了奏章,立即便将上奏之人给罢免了。

    在传统封建士大夫眼里,都以没有“刑案”,没有老百姓去衙门告状为荣。

    所谓的“政通人和”,最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就是案件越少越好。

    案子少,就说明犯罪的人少,也说明主持朝政,治理国家的人“圣明”。

    这是封建社会几千年的传统。

    史书里面的“圣明之君”,大多数都有“刑案”大减的记载。

    因为朝廷治理得好,百姓们彼此也没有了纷争,便都不去衙门告状了!

    之所以封建社会会有这样的观念,是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