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其他的更贵!
老朱出行也是一样的。
尽管是微服私访,但总要坐马车吧?
老朱年龄大了,也走不动路。
马车总要挑“减震”效果好点的吧?
不能完全没有任何“减震”吧?
要不然,老朱这把老骨头,坐几天车,人都要散架了。
安全性就更不用说了。
皇帝出行,不安全能行吗?
这几个要求凑一块,马车就肯定是“昂贵”无比了。
寻常百姓一看就知道是“有钱人”。
其他的穿着打扮,也是同理。
稍微像个样子,那就是贵。
正如后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置办一身过得去的衣服,得普通人几个月的薪水,也就是勉强能穿而已。
但因为物资缺乏,价格与后世物资极大丰富的时代相比,已然相当于是奢靡品衣服了。
明代的生产力水平更低,相对价格自然更昂贵。
守卫正是看到他们这一身行头,才进去禀报的。
若是穿着寒酸得不像样子的穷苦百姓,早就将他们赶走了。
真以为堂堂大明科学院的门槛,是谁想踏进去,就能随便踏进去的吗?
但是,这种事本来就是守卫的额外工作。
后世门卫不用跑腿,只需要打一个电话,也会摆脸色为难别人呢。
更何况守卫还是实打实的进去转了一圈,来回走了好几百米的路。
又不能像从前那样捞“油水”,讨“赏钱”。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在里面还被编辑部的“大人们”一通训斥。
说他无故打扰他们的工作。
那些编辑部的研究员,一个个鼻孔朝天,自视甚高,根本不将他这等看大门的守卫看在眼里。
原以为在里面找到了那位叫“朱孙”的大人,好歹也能套个交情。
虽说如今太孙殿下严管之下,不能直接因此事讨“赏钱”。
可但凡明事理,懂人情世故的人,日后都会他这个报信的人送点吃的东西酬谢一番。
以后再有类似的事,也能爽快禀报。
这就不违规了。
朝廷更不会因此而惩治他。
毕竟,说破天也不能禁止“朋友”间相互赠送一点“小吃”吧。
只要不是直接讨“赏钱”,任谁来查,他都能理直气壮。
却没想到里面根本没有“朱孙”这个人,白跑了一趟路不说,还受了里面“大人们”的脸色和训斥。
守卫心中的气开始上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