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退位让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四章 反将一军!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事实上,老朱的这种想法,也并不能说错。

    回过头来看历史,假设没有分藩,没有朱棣的北平起兵,大明江山落入建文帝手中,以他软弱又刚愎自用的性格,恐怕二三十年后,被朝廷权臣将权力架空的可能性不小。

    江山形式上的统一,只要十年。

    但人心的稳定,却可能需要五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三代人之后,王朝才会进入稳定期。

    因为这时候,天下人都认这个王朝了。

    刚开始的一两代,亲眼见证了改朝换代,对于新生的王朝,通常是没有多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的。

    毕竟,城头变换大王旗的事,仍然历历在目。

    在他们的世界观里,类似的事情,再发生一次,也不足为奇。

    只有在王朝统一后才出生,在江山稳定的环境里长大的人,才会觉得王朝是天经地义的存在。

    对改朝换代感到不可思议,至少认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其实与人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是一样的。

    和平年代出生长大的人,根本无法想象战乱年代的生活,也从本能里抗拒这种事情发生。

    他们也会自发的维护统一安定的大好局面。

    他们的脑海里,没有江山覆没,改朝换代这个概念。

    除非走投无路,活不下去了……

    很多人不管如何吐糟现状,骂当权者如何不好,真要让他选择在动乱三十年,迎来一个新王朝,他也会害怕,会拒绝。

    乱世人不如太平犬的道理,大家都懂。

    有大批这种人存在,江山才算真正稳固。

    这也是为什么新生王朝的江山,一定要经历三代人,才算真正稳下来。

    大明仍是一个新生的王朝,仍然不稳,需要一大家子人齐心协力,才守得住江山社稷。

    故而,无论大臣们怎么劝谏,诉说分藩的种种坏处,老朱仍坚定不移的实行分藩。

    徐辉祖和徐妙锦两人闻言,连忙行礼道:“太孙殿下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便是,能为太孙殿下效劳,是我徐家的荣幸。帮忙两字,却是万万也不敢当的。”

    朱允熥也懒得在这上面与这对兄妹纠缠演戏,又重新牵起一旁顾盼君的手,望向徐妙锦笑道:“适才在集市的时候,你说要认盼君做你的妹妹。”

    “本宫觉得此事不错,传出来也是一桩佳话。”

    “但一句戏言,毕竟当不得真。”

    “现在本宫再问你,顺便也问问魏国公,可愿意收下盼君这个妹妹啊?”

    徐辉祖闻言一喜。

    看来事情的进展,果然都在妹妹的预料之中。

    徐妙锦上前道:“此肺腑之言,太孙殿下若愿见证,求之不得。”

    徐辉祖也行礼道:“顾姑娘的事,我之前已经听妹妹说过,我妹妹能有顾姑娘这样的义妹,是她三辈子修为的福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