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退位让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七章 儒家的两面性,勋贵的不满!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  可以私下偷偷让下面的人去放高利贷。

    但都会通过第三方的手,绝对不会承认,这是自己家放的。

    听完杨士奇的解释,朱允熥恍然大悟。

    隐约想起前世读《红楼梦》的时候,凤姐悄悄去放印子钱,也是一样的。

    偷偷摸摸的做。

    要不然,传到外面去,贾家的名声就毁了。

    就算大家都心知肚明,面子也都得装不知道。

    社会舆论,道德评判,在这些事情上,还是表现出了十分强大的约束力。

    再比如说,奴婢是没有人权的,地位十分低下。

    每年被主人家用各种手段折磨死的奴婢,不计其数。

    但朝廷说要立法禁止主家随意打死奴婢时,大量使用奴婢的官员,却没有谁站出来反对。

    在面子上,大家都在说自己家对奴婢如何如何好,绝不会苛刻,虐待奴婢。

    有谁家传出对奴婢很不好的名声,也是会被其他人指后背骂的。

    这就好比后世的官员,只要不查,个个都是清官,谁说他贪污受贿啊!

    在儒家读书人把持舆论的时代,这些官员,豪强,乡绅,可比后世的人还要虚伪得多!

    善待租户这种事,没人敢反对。

    谁不同意,谁就会成为千夫所指。

    都不用朝廷的律法惩罚,外面百姓的唾沫星子,都能将他给骂得抬不起头来。

    甚至同僚好友,都会对这样的人敬而远之,不敢与他交往。

    儒家的道德牌坊的影响,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一方面,它禁锢了人性。

    另一方面,它也对很多权贵阶层,土豪劣绅,在某些问题上,形成了实质上的有效约束。

    他们要立道德牌坊,就必须承受其带来的约束。

    特别是朝廷要推行相关政策的时候。

    “仁”可是儒家道德的核心。

    不仁,那就愧为读书人,愧为儒家子弟了。

    至少在台面上,大家都必须“仁”!

    “若是以前,要管理好租佃的问题,还真困难。”杨士奇笑道:“如今政通人和,各地官府完全有能力将此事办好。”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邮传部建立起来的监督发挥作用了。

    以前这种事,朝廷发文后,地方官府很难将其落到实处。

    “好,那便将这些措施,交付大理寺讨论,尽快形成具体的法律条文。”朱允熥听完杨士奇的解释,原本提着的心,也终于放下。

    大理寺既已转型为专门的立法机构,自然要运转起来。

    通过立法来规范官府衙门的行为,使得朝廷制定的政令具备可执行性,便是大理寺的职责。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