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根本就没有一个人能够胜任内阁总理的人选,而陛下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决定谁最合适,所以大家都很纷乱,导致国内的局面有些失控。”
进入四四年,随着美国在太平洋海上实力的渐渐加强,日本海军已经接连打了好几次败仗,守岛陆军更是连连丢失了所罗门群岛、瓜达尔卡纳尔岛、图拉吉岛、基斯卡岛、阿图岛、吉尔伯特群岛等岛屿,让日本国内出现了对东条不满的声音。
日军内部,对于东条英机个人对战争指导力的不满言论频也开始出现,最为激烈的一次,就是时任大政翼赞会总务的中野正刚发动的内阁倒阁运动。
中野正刚在《朝日新闻》上写了一篇《战时宰相论》,虽未点名道姓的说出东条英机的名字,却是处处批判东条的政策。另外,在政府内部,很多官员对东条英机的不满也渐渐显露。
不但任职首相,还兼任陆军大臣、参谋总长,兼任三职的东条在日本国内造成“独裁”局面,被称为“东条幕府”。树大自然容易招风,这种挑战天皇最高统治权的行为几乎让东条内阁摇摇欲坠,连日本国内最激烈鼓吹战争的右翼势力都对东条敌视起来。
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塞班岛、关岛等几个重要岛屿的丢失,政府中反对东条内阁的集团已经形成,冈田启介、若槻礼次郎、近卫文麿、平沼骐一郎等四位前首相开始携手“倒东条”。
如此情况下,东条英机个人承受的巨大压力迫使他不得不主动提出辞呈,这个时间就在七月二十日。
冈田启介、若槻礼次郎、近卫文麿、平沼骐一郎等四位前首相虽然很希望东条内阁倒台,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因为他们还没有商议出新的内阁首相人选,而天皇对东条的突然倒台也始料未及,一时间日本政府竟然成了一个摆设,局面一时显然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