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被称为红杏主事,放眼洛州,都是一等一的诗中人物。
可毕生所作,都未曾有能触发如此天地异象的存在。
“这首诗……应该的,算是气冲斗牛都不奇怪,可问题是咱们应该如何打分?”
一个阅卷官提出了疑问。
“能够有如此绝世文章气象,而且这首诗的水平,你我也是共睹的。”
“可问题是却明讽朝政,就差指着陛下的鼻子骂穷兵黩武了,这……”
“不是说陛下,而是在说先帝和韦太后啊,毕竟……陛下,才亲政多久?”
众人议论纷纷,从内心而言,他们自然想把这篇文章评为上上。
可他们是儒修,更重要的却是官员,不能不注重影响。
说半天,大家都没讨论出一个结果,最后统一地望向卢元胜。
毕竟卢元胜才是主考官,只有他拿这个主意。
卢远胜沉默片刻,没有说话,而是拿起了下一张卷子。
“先看看他的第二首作品吧。”
卢元胜说着,便开始念道:“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第一句读完,卢元胜感觉有些奇怪,这反差感是不是太强烈了一点?
刚才还在悲鸣苍生苦楚,结果转头就开始写相思远游了?
其他人也面带茫然,这什么鬼啊?
第二道题的主题不是评价商鞅吗?怎么还写出相思之情呢?
“呃……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众人听罢,若有所思,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对朋友的相思和担忧。
可其中立意深远,既表达了对商鞅的缅怀,又写出了商鞅变法的那种孤独……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张主事嘴里念叨着,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颤抖,他想为这个人跪!
寥寥几句之间,就仿佛看到了商鞅变法时的孤寂身影。
其他人为了功名利禄,而商鞅却不管那么多,一心只推富国强兵之法。
哪怕为人诟病,哪怕孤独一人……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此人在诗词之上的造诣,绝对是首屈一指的,那种深入灵魂的撼动。
“必须给上上评,必须。”
一个阅卷官眼中迸发出精光,一把抓住卢元胜的手臂,“这种大才,必须给上上评!”
科举阅卷的打分,总共只有九等,从上上、上中……一直到下下。
不过通常中下以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