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代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一八章 水门(二合一) (4/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像是一座两孔拱桥一般,一旦将其中间的桥墩破坏,整个桥面便会垮塌下来。西水门应该也是同样的情形,只不过比之普通的拱桥要更费一番周折。

    斧凿恐怕是不成的,尽管那是青石桥墩,但是方圆丈许,粗大坚固。靠着斧凿,十天半个月也休想成功。所以众人能想到的便是借助现有的荆州军中还保存的炸药包。

    如果让携带大量炸药包的船只在水西门门洞下爆炸,或者是在桥墩上凿出放置之处,密密麻麻的摆上几十包炸药包,应该能够将整个桥墩炸毁。一旦支撑的青石桥墩损坏,整个水闸门的结构便被破坏,中间部位便会形成空缺。到那时,便可轻松移开了。甚至这一炸有可能将整个水西门上方的城楼城墙全部掀翻,彻底的打通通道,让西水门成为畅通无阻的河道。

    最终,桓谦选择的是用一艘大船装载炸药进入水门内进行爆破的方案。毕竟靠着斧凿在青石上凿出放置炸药的地方,颇费时间。而且船只高大,更可让爆炸的威力波及上方的城墙城楼,桓谦还是希望一了百了,彻底的将水西门摧毁。因为那会让水西门畅通无阻,将会让己方所有的兵马都能循水路攻入城中,不用再攻其他城门和城墙。

    商议已定,桓谦即刻赶往西篱门外大营向桓玄等人禀报自己的想法。因为这个计划若无桓玄等人的批准是无法实行的。

    对岸攻击,需要大量的兵马配合。水门两侧河岸高耸,水军进攻颇有难度,且兵力不足。西篱门的兵马出动一部分往南增援,便可配合进攻水门北侧之敌。至于南侧的敌人,水军可自行解决。

    另外,此番进攻计划需要大量的炸药包炸毁水门下方的桥墩。火药这东西现在可是精贵之极的东西,刘裕的叛逃已经彻底断了火药的来源,而桓谦要一下子动用许多的炸药包,显然需要桓玄的批准。这种特殊的军用物资,可不是谁想调用便可调用的,用一些少一些,不可再得。

    桓玄皱着眉头听了桓谦的禀报,对这个计划他并没有发对的意见。桓玄有一点好,便是不会干涉领军将领的决策,绝不会指手画脚影响作战。

    对桓谦的计划,桓玄唯一犹豫的地方便是要动用上干斤的炸药包这件事。

    “军中火药极为有限,那些炸药本是用来进攻时炸毁城门障碍的。你要全部用在水门进攻之中,一旦不能奏效,则进攻西篱门炸毁城门的计划便也无法实施了。所以,我觉得还是留一些。那些炸药包威力巨大,或许几百斤便已足够了。不可孤注一掷。”

    桓谦做了解释:“水门坚固,又宽又高。下方石柱方圆丈许,辅以夯士。为了确保成功,自然是满载一船的炸药包进行爆破,连同水门城楼城墙一并炸毁,这样步骑兵也可进城。我只是想确保成功,不想留下后患。具体多少需要炸药,我也不知道。但总归是多多益善。”

    尽管如此,桓玄还是决定只许动用五百斤炸药包。这个数量也已经颇为庞大。之前攻城,动用百余斤炸药便可摧毁城门,五百斤当可建功。另外,命桓嗣调拨五干兵马从西篱门赶往南边的水门之北,参与进攻险水门以北的堤岸的守军。

    桓谦迅速集结物资和人马,布置好进攻的方略。黎明时分,进攻开始。

    建康西水门外的河堤是经过填埋和建造的。将此处河道改造的目的便是让西水门易守难攻。为了配合水门城墙城楼的打击,外侧南北河岸自然要做重大的改造。

    目前的水门两侧的堤坝,其实便是两堵伸出来的高高的城墙。从水门城墙上可以联通这两侧堤坝,兵马随意通行支援,其实便是城墙的一部分。

    这两道堤坝城墙的宽度和高度可非同小可。高四丈有余,比之建康外廓城墙还高了半丈。宽度更是达到十五丈,有着广阔的战斗空间。让长达百步的两道堤坝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制高点打击阵地,必要时可允许一两干人在上方作战。

    两道堤坝一南一北,连同水门城墙城楼一起,形成一个凹字形,将水门前的百步距离的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