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代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一七章 奇袭(二合一) (1/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夕阳落山,暮色四起。

    沉寂了许久的西篱门外却热闹了起来。一万多名工兵在养足了气力之后,驱赶着数以百计的满载物资的大车抵达城下,开始在护城河上搭建堤坝的危险行动。

    城头的守军在第一时间便发现了对方的行动,城头的弓箭手开始向着护城河对岸凶猛射击。与此同时,对岸工事中的荆州弓箭手也开始了压制。

    黯淡的夜色之中,无数的飞蝗破空飞舞,在城上城下的空间交织出一片死亡之网,羽箭破空的尖锐啸叫之声夹杂着兵士中箭的惨叫声响彻战场。

    为了更便于掌握对方的踪迹,城头上丢下了大量燃烧的木头,在城墙下燃烧。火光的照耀中,城头的弓箭手辨明了对方工兵搭建护城河通道的位置,弓箭集中攒射的位置也正是那些方位。这自然给工兵们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不过,除了工事中荆州弓箭手压制之外,工兵兵马在建造护城河通道时也自有一套防护的办法。他们用的是竖起的原木木排作为防箭的措施,沿着河岸两侧一字排开十几面高达丈许的原木木排,形成了一面巨大的屏障,以便让工兵兵马能够规避对方的弓箭打击。

    这些大木排都是整根的原木榫卯在一起,十几面巨大木排后方可以遮蔽上百人。城头上射下来的箭支如雨点一般笃笃笃的钉在木排外面上,将木排外面上钉的密密麻麻,但却无憾分毫。

    在木排的掩护下,每一处搭建通道的位置的工兵可以有相当大的活动空间,可以让他们打桩堆土搬运泥包石块进行推进。

    建造护城河通道的手段其实很简单,但工程量巨大。因为这样的通道是需要让大型攻城器械通过的,所以只能采取最为简单的填埋河道的方式。大量的车马将泥石头运抵护城河边,工兵们从岸边开始,打下木桩作为固定,然后将泥包土石投入水中进行填埋,还需要用巨石进行夯实,以免重型器械通过之时碾压坍塌或者沉降下去。

    方法简单,但是工作量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对方凶猛的弓箭打击之下进行,不光是出气力的问题,而是随时可能被射杀。

    正因如此,此次投入的工兵数量达到了一万三干人。在二十余处建造通道的地点,每一处都有六七百人进行施工。来回运送泥石木料的大车都有三四十辆,以保证源源不断的土石木料运抵。

    西篱门外的护城河足有十余丈宽,深达丈许,这样的工程量显然是个漫长而危险的过程。

    但所有的工兵们都知道,再危险,再艰难天亮之前也要完成。时间拖得越久,伤亡便越大。天亮之后也更危险。起码在黑夜的掩护下,对方并不能够精确的瞄准射击,只能靠着箭雨的覆盖。更别说,上面也下了严令,今晚必须完成通道的搭建,因为明日就要大规模的进攻了。

    双方弓箭手你来我往的射着箭,死伤人数也在不断的上升。城下弓箭手们的压制力并不明显,因为夜晚之故,他们只能凭着感觉和方位向城头放箭。相反,城头的弓箭手却有着大致固定的目标,因为工兵们建造的位置相对固定,打击也更为精确。

    但对方的防护木排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密集的箭雨攒射之下,对方工兵的建造进度缓慢但却有成效的往前推进着。原木木排的每一次往前挪动,都意味着进度往前在推进。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各处通道往前推进了一丈多远。按照这样的速度,天亮之前是很有希望能够完工的。

    面对这样的情形,城头守军紧急召开会议,做出应对。

    西城领军作战的是武陵王司马遵。司马遵按照辈分和司马道子为平辈兄弟,而且,按照宗室血缘而言也颇为亲密。司马遵的父亲司马晞是司马道子的父亲司马昱的异母弟。他们都是元帝之孙。

    而且,司马晞还是简文帝司马昱的哥哥,若非庶出之子,恐怕当年桓温废帝之后立的便可能不是司马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