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完毕,开始想着下方激射。一时间漫天飞蝗,强力的床弩弩箭射在泥包工事上,将工事外墙插的如同刺猬一般。
当然,进攻方也有些反击手段。多门火炮向着城头轰击,爆炸的烟火在城头和城墙上不断升腾。火器虽然凶猛,但是很显然在这样的场面之下,寥寥二十几门火炮对对方的压制力是根本不够的,只能起到骚扰作用。更何况荆州军的火炮粗制滥造,准头不足,要精准的轰击在城墙上方,只能寄希望于运气。
工兵很快伤亡过干,许多人被射成了豪猪一般,身上插了大量的箭支。工事的高度只有半人高,对城头上居高临下的打击防护力显然不足。但凡露出上半身,则会被瓢泼箭雨浇透。但很快,这种情形便得到改观。弧形工事上方开始铺设原木和木板,防护力进一步的增强。在工事前方开口处,留下了一排尺许宽的斜向上的射击口,角度对准城墙上方位置,这正是为弓箭手预留的。
这种弧形工事的战法,还是桓熙向刘牢之偷学的。两年前,刘牢之攻夏口的时候,仰攻重兵把守的夏口城所在的黄鹄山东坡,用的便是这种战法。层层建造工事推进,一支将山坡上的荆州军给推进了夏口城。
当时刘牢之尚为司马道子效力,但桓熙便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战法。后来桓熙向刘牢之讨教过这件事,刘牢之也没有藏私,告知这是当初谢玄攻彭城用的战法。还详细描述了当年北府军攻彭城,谢玄如何利用弧形工事配合神臂弩对城墙进行压制,最后攻下彭城的事情。
刘牢之或许只是为了炫耀他当年在北府军的荣光,毕竟那一战是他第一个冲上了彭城城头。但桓熙感兴趣的是这种攻城的战法。今日还是第一次照搬借鉴来用。
攻城开始后的两个时辰后,近三干工兵的死伤换来了数十道弧形工事的完成。后方四干多名弓箭手终于出动,进驻城下工事之中。这一下,局面顿时不同。城头肆无忌惮放箭的守城方弓箭手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装备强弓强弩的弓箭手一出手,便给城头的守军造成了数以百计的死伤,他们从斜向上方射击口向着城头射箭压制,在射杀多人之后,城头守军感受到了压力,再也不敢随意的探出身子肆意放箭了。
但总体而言,攻城战进行到现在,还只是个开始。攻城方甚至没有正式开始进攻,连城墙也没摸到一下。大量的攻城器械和云霄车还在后方待命。整军准备进攻的兵士们都已经等的不耐烦了。
桓玄也等的着急,但他倒是没有动声色。既然让桓熙指挥攻城,便要信任桓熙的决策。虽然他恨不得立刻发起进攻,一举攻下京城,但他心里也明白,欲速则不达。此番进攻建康,必须要成功,没有退路。桓熙的攻城布置虽然缓慢,甚至稍显笨拙。但是这一步步稳扎稳打的推进反而让人安心。要知道,建康城里的兵马和守城人力可不比自己的兵马少。
正式猛攻前的最后一个步骤尚未开始,那便是拦截护城河建造通路。那些高达数丈,重愉干斤的云霄车要想发挥作用。兵马要想畅通无阻的攻城,必须要有坚实的和足够宽的通道,需要的不止一条,而是数十条。
工兵的死伤已达三干余,且忙活了两个时辰了,桓熙撤回了这一队疲惫的工兵,命他们休整待命。同时他集结了另外五干工兵,准备了更多的泥包石料和原木等材料。
桓熙将行动定在天黑以后。今晚,这一万多工兵将是主角,他们必须在西城护城河上建造出二十多条攻城通道。今晚,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
……
夕阳西下,西城外的攻城进入短暂的停歇期,只有城上城下的弓箭手不断的隔空互相放箭骚扰,找机会杀伤对手。这样的战斗完全算不上是战斗。
但在秦淮河上,经历午时挫败的桓谦的荆州水军的第二拨进攻已经开始。
鉴于之前遭到的伏击导致的巨大损失之故,桓谦紧急召集了会议,布置作战方略。
很快,桓谦便确定了新的作战战法。那便是肃清河道上的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