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姑塾的进攻。
……
大江之上,桓谦率领荆州水军战船三百余艘顺流而下,直扑姑塾江面。
此次进攻,水军首当其冲,其实是名副其实的前锋军角色。
昨夜战前会议,桓玄和卞范之定下方略。今日出征,以水军为先,先行夺取姑塾江面水域,打通水面阻碍为要。
只要能占领姑塾上下水面,便可占据绝对的主动。水军兵马不但可策应进攻姑塾,更可采用前策,直扑建康城秦淮河口,逼近京城作战。这将最为重要的一步。
故而,桓玄对桓谦的要求是,无论如何,今日必须拿下姑塾水道,打通障碍。陆上大军五万将要行军五十里方可抵达姑塾城下,所以侧翼的安全和前锋作战的职责其实便是由桓谦的水军来担当。
桓谦深感责任重大,但他渴望着这一战。之前在枞阳水战之中的耻辱需要洗刷,荆州水军要为自己正名,桓谦也需要这场胜利来为自己正名。整个荆州兵马,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恢复信心。
但姑塾水域的情形,却也让人有些心有余悸。水军抵达的这些天来,除了操练之外,桓谦已经多次侦查了姑塾水域敌军的防御情形。不得不说,那里的地形水势和枞阳江道相类,这给人以不好的回忆。
姑塾一带江面上,名叫燕子矶的江心沙洲小岛是由绵延十几里的数十座沙洲和江心岛组成,形状如燕雀展翅,遍布江流之中。由此,不但将江流分割成南北水道,更将江面割裂的支离破碎。
不久前桓谦进行过放船试验,用几艘破船模拟进攻,顺流而下。结果,在南北水道遭遇水下沉船而滞留。同时遭遇周边江心岛上大量床子弩和神臂弓的射击。好在船上根本没有兵马,只是一艘空船。否则,一个也活不了。
由此,桓谦也确定了对方的作战方略,便是利用燕子矶的地形,以大量沉船堵塞航道。进攻方船只受阻,左近沙洲岛屿上的兵马进行打击。
这种战法很熟悉,正是枞阳水战东府军战法的重现。所不同的是,司马道子的兵马没有火器。在放船实验中,没有看到火器和火炮的攻击。这当然是大好事。但是燕子矶上敌军的兵马数量却更多,驻守的兵马少说也有六七干人之多,分布在众多的江心岛上,打击的力度和角度都难以防范。对方的打击几乎没有死角。
了解了这些情形之后,桓谦经过多日的深思熟虑,制定了作战计划。
鉴于航道已经堵塞,以战船大举进攻肯定是愚蠢的做法。所有船只都会被堵在水道上,从而成为活靶子。所以,桓谦决定对燕子矶众多江心岛展开进攻。总体的思路是,只要占领燕子矶,将对方戍守兵马全部歼灭,则后续可以从容的清理航道堵塞的沉船,疏通水道。
但问题在于,这么做难度颇大。一则江心岛众多,非只是一座岛屿,倒是可以强力攻占。二则,水军攻岛作战,并不占优势,反而是处于劣势一方。
为此,桓谦做出了一些开拓性的改变。
一则,进行兵种上的创新。选拔了三干名精锐步兵组建了水军陆战兵。这些人虽然不太谙习水战,但是陆地作战能力足够。唯一需要解决的便是他们旱鸭子的属性,解决船上保持平衡和水性的问题。所以,对他们进行了十几日的强化训练,每天让他们在江面的波浪之中乘坐小船适应水战,还必须在寒冷的江水里学习游泳,落水时不至于淹死。
二则,战术上进行创新。根据燕子矶的江心岛的格局,若选择一个个的攻占,面临压力巨大。对方在前方几座江心岛上的防御极为强大,若是强行争夺,未必能够成功。既然如此,不如先夺取后方容易得手的江心岛,站稳脚跟之后,再选择左近容易得手江心岛进行进攻占领。这么做既可避开对方防守最为严密的几座江心岛,又能起到占领江心岛的几座岛屿,从而完成对对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