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代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零九章 传檄(二合一) (1/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次日上午,朝阳初升之时,桓玄于马家集大营北侧江堤码头上举行了进攻前的誓师大会。并发布讨伐司马道子的战斗檄文。

    整个江边码头上,旌旗招展,刀枪如林。江面之上,数百艘战船云集,船帆遮天蔽日,遮蔽了江水。

    号角声中,桓玄全副武装登上江堤高台,向着全体将士荆州将士发出了动员。

    “诸位将士,我荆州大军今日聚集于此,所为何来?我等远离家乡,背妻离儿来此,所为何事?过去数年,西北战乱不休,先有殷仲堪杨佺期之乱,后有司马道子数度伐我,何者?不仅我荆州,整个大晋都混乱不堪,不独我荆江梁益之地如此,王恭起兵,三吴大乱,天下如沸水,百姓都在其中煎熬,民不聊生。发生这些事的根源在何处?那便是因为大晋逆贼司马道子。不是我们不想过安定的生活,不是我桓玄好战,不是我们不想让和家人团聚,而是司马道子不让我们安宁。奸贼司马道子,便是罪魁祸首,便是大晋天下大乱的根源。自此贼掌权之后,天下纷乱不休,战乱四起。短短不到五六年的时间,他便将我大晋带入了深渊火海之中。此贼之恶,罄竹难书。”

    “诸位想想,当年我父大司马桓温在朝,天下安定,外敌莫敢犯我。大晋何等的强大。即便在我父去世之后,余威尚在,朝中也有王谢诸公主持,败秦军于淝水,尚可维持。然司马道子弄权,朝中忠良尽墨,朝政混乱不堪,民乱蜂起。何人之罪也?一目了然。”

    “诸位将士,国之将亡,民之将死,北方胡虏虎视,我荆州儿郎岂能坐视。当年大司马率十万荆州儿郎出江陵,数十年间,平定西北,横扫江东,兵锋直指中原,何等慷慨激烈,我等岂能不效先人之威,救万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此乃我荆州子弟之责,也是我桓玄之责也。诸位随我前往,必可建立不世之功勋,青史留名,光耀宗祖,博得万民之爱戴。大丈夫生于世间,岂能不成就一番伟业,否则垂老之时,必悔之莫及。为了我们的妻儿父母,为了江荆徐益百姓,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大晋社稷,我等责无旁贷!”

    桓玄一番慷慨激昂之言,点燃了这个春寒料峭的清晨。十几万荆州水陆兵马将士们的情绪开始被调动,他们身上的血开始加速,神情开始振奋,面容开始狰狞。

    “责无旁贷,责无旁贷!”

    “杀奸贼,扶社稷!”

    “……”

    将士们开始叫嚷了起来。

    桓玄满意的点头,他知道时候已到,是时候发表讨逆檄文了。

    将士们的叫嚷声稍微平息了一些之后,桓玄展开了金色的卷轴,发布了对司马道子的讨伐檄文。

    “大晋臣民共鉴:玄承天命,秉忠烈之志,执霜刃而指建康。今昭告四海,声司马道子十罪,正乾坤于将倾,扶社稷于既危!”

    “其罪一,弑君。先帝英年骤崩之事,疑窦重重。其时天下议论纷纷,皆疑道子所为。今我握确凿之证,先帝乃道子下鸩毒所害。此弑君弑兄之举,逆天悖伦,人神共愤。此禽兽之行可恕,何罪不可恕?”

    “其罪二,僭越。司马道子以宗室之身,挟幼主而窃神器,牝鸡司晨,豺狼当道,朝堂尽成私邸,玉玺竟作玩物。先帝托孤之重,竟沦佞臣掌中傀儡!令我大晋天地黯淡,日月失辉,岂可纵之?”

    “其罪三,乱政。道子掌权之后,任宵小以踞台阁,纵爪牙而噬州县。王国宝王绪庾楷之流,鬻爵如贩薪,纳贿若流水。农桑废弛,仓廪空虚,国之钱粮,民之膏腴,尽入私囊。大晋百年基业,摇摇欲倒,皆因此贼,岂可容之?”

    “其罪四,悖礼。司马道子毁太庙以筑酒池,裂冕旒而为舞衣。夜宴通宵达旦,笙歌震裂宫阙,先帝梓宫未寒,逆臣已纵犬马声色!淫乱于宫闱,亵渎于宗庙。大晋庄严之地,腥膻遍地。悖礼乱伦,何所极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