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代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零七章 消息(二合一)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酒后说的话都是真心话。若说王绪之前还仅仅是动摇的话,那么在这次谈话之后,王绪开始真正的为自己考虑后路了。在一片歌功颂德之声中,王绪嗅到了失败的味道和自身的危险以及家族前途的黯淡。王绪从来都不是一个忠心耿耿之人,他只是个投机客,乘机上位的投机者而已。如果船要沉了,他当然不肯留在船上,他必须做好准备。

    ……

    徐州,淮阴。

    李徽数日前庐江郡赶回了淮阴,正好赶上了上元节。弥补了过年和家人分别的缺憾,陪着家人好好的过了个上元节。

    午间李家家宴,众人团聚欢饮甚是热闹。席间李徽向顾兰芝磕头赔罪,为自己新年时节在外作战没能尽孝而道歉。

    顾兰芝叹息道:“我儿何必如此,你也不是第一回了。当年你从吴郡离开,数年不回。到徐州之后,我和丑姑在石城,你在徐州,也并不相见。当初娘确实有所埋怨,但现在却完全明白,你是身不由己了。”

    这么一说,李徽更是惭愧了。

    席间融融,顾兰芝却又想起了阿珠和李泰,问李徽道:“阿珠媳妇儿和泰儿怎地去了燕国这么久?过年也不回来。你也不过问过问什么情形。问彤云她们,又都支支吾吾不肯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李徽不知道该怎么跟顾兰芝解释为好。昨夜床头,张彤云便告诉李徽,母亲顾兰芝已经问过好几次阿珠的事情,似乎是知道了些什么。她和青宁只好搪塞过去。

    阿珠母子被燕国扣着不许回来的事情,张彤云早已知晓。苻朗出使回来之后,便将此事禀报了张彤云。张彤云其实也很是心焦,询问李徽该怎么办。

    李徽只搂着她安慰,只说自己会解决此事。他并不能将其中的内情告诉张彤云,也不能告诉张彤云,如果燕国以阿珠母子要挟自己,自己是绝不可能就范的。

    今日母亲再问,李徽却也只能敷衍道:“娘放心便是,慕容氏是阿珠的娘家,热情挽留他们母子也没什么。天气如此寒冷,此刻回来一路冰雪严寒,你不怕冻坏了你的孙儿么?你可不知道,燕国皇帝慕容垂封了珠儿公主呢,还有泰儿,也封了个爵位。咱们家也出了个公主了呢。”

    顾兰芝却道:“好是好,可也不稀罕。有什么比一家子团圆更好的呢?阿珠媳妇儿很好,跟着你吃苦这么多年,你可别亏待她。要是受了欺负,你若不管,我可不能饶你。你丑姑活着的时候,就叮嘱了你。不管阿珠是婢女出身,还是什么慕容氏的王女,你都要好好待她。”

    李徽唯唯称诺,心想:我怎会不好好的待她。虽然为了大局,不能受人胁迫。但于我个人而言,自不惜为她去拼命。

    淮阴的上元节一如既往的热闹,满城灯火焰火,璀璨如白昼一般。红蓝绿女在街头游玩,熙熙攘攘,欢笑满城。

    李徽一家天黑时分阖家出游。除了顾兰芝熬不得夜,受不得寒冷之外,谢道韫带着李弘也从茶园赶来,一同出游。

    行走在熙攘热闹的街市之中,和谢道韫张彤云顾青宁带着儿女们徜徉其中,李徽的心中既欣慰又唏嘘。每一次出征作战,回到徐州之后,李徽都有一种恍然隔世之感。

    战场的残酷和可怕和眼前的热闹祥和的气氛形成极大的反差。这也让李徽经常产生各种各样的怪异感受。一方面有些厌倦了这乱世的残酷,只想和家人一起享受安宁的日子。但另一方面却又明白,眼前的祥和幸福是极为脆弱的,是靠着将士们在战场上的牺牲换来的。一方面觉得厌恶死亡和战争,一方面又明白这些事不得不做。心情的起落很大,需要进行调节。

    正因为如此,李徽才会在东府军中设置心理调节的部门,对兵士们进行心理上的抚慰和治疗。自己尚且起伏甚大,更何况是普通的兵士。虽则东府军一直在进行思想教育,兵士们都普遍认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