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代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零四章 对策(二合一)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司马道子的不满。认为他没有能力主持朝政,缓解大晋的危机。为了第二次讨伐桓玄,司马道子穷兵黩武花费了大量的钱粮物资用在军事上。朝廷的其他事宜几乎停摆,各衙署上下官员都停发了三个月的俸禄,最终得到的是惨败的结果,可想而知众人的不满。

    民间则对司马道子更不满意了。司马道子拉丁入伍,搜刮民财,为了能够打败桓玄无所不用其极。关键是,朝廷势力缩水严重,所能盘剥的便是江南诸郡和京畿之地了。而这些地方,这几年屡遭天灾兵火涂炭。前番天师教之乱和旱灾让三吴富庶之地的百姓都吃尽了苦头。紧接着又是司马道子的疯狂征敛。别说三吴之地了,就连原本家底殷实丰厚的建康百姓也大呼吃不消。

    就在这种情况下,司马道子还是为自己起了一座新王府。这种行为,自然会引发百姓们的极度不满。

    司马道子也明白自己的声望低落,众人对自己不满。但越是如此,便越是要压制他们。除了抓捕杀死那些敢于挑战自己议论自己的家伙之外,在形式上要更加的让自己高高在上。在朝堂宝座之下设置坐席,接受群臣的行礼便是形式的一种。

    在过去几个月里,司马道子拼尽全力稳住了局面。就像眼前朝堂上站的这些人一样,他们都已经成了唯唯诺诺顺从的羔羊了。没有人敢质疑司马道子,也没有人挑战司马道子的权威了。

    当然,在这种时候,也没有人能够为司马道子分忧。因为朝堂上的这些家伙,固然有的是名门大族子弟,出身显赫之极,但一个个都是无能之辈。

    “诸位同僚,情况你们已经知道了吧。逆贼桓玄的兵马已经抵达姑塾以西五十里,正在以每日万余兵马的速度聚集。今日相王召集诸位前来商议对策,各位当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拿出对策来。”王绪站在众人面前开口道。

    群臣雅雀无声,所有人都呆呆的站着,没有人说话。这帮人平素喝酒辩论,谈玄狡辩的时候个个口若悬河。谈论风月药酒之事更是一个个眉飞色舞。但此刻,要他们拿主意的时候,却一个个像是吃了哑巴药一般。

    “诸位,军情紧急,情况危急,干系到社稷安危,我等生死之事,可不能都不说话啊。”王绪沉声道。

    一名官员咳嗽一声开口道:“相王坐镇,我等有什么好担心的?相王拿主意便是,我等自当遵从。相王神威,必能逢凶化吉。我等谨遵相王之命便是。”

    众官员纷纷点头,嗡嗡说道:“正是正是,相王算无遗策,英明神武,我等拙见便不必说了。听相王之命便是。”

    王绪苦笑一声,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司马道子。心道:“瞧瞧这些人,你把那些有能力的都杀了,剩下的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关键时候,没有一个能顶用的。阿谀奉承可不能拒敌啊。”

    “相王,我等有些不明白。那李徽的兵马不是在前面挡着吗?怎么会让桓玄的兵马过来了?莫非李徽背叛了朝廷,背叛了相王?和桓玄沆瀣一气了么?”一名年老的官员沉声问道。

    王绪道:“陈大人,这件事尚不清楚内情,朝廷已经派使前往询问,责令李徽全力阻截。不可先下定论。”

    那年老官员叹道:“相王以三郡之地,换取李徽入局。可没想到最终是这样的结果。地也失了,桓玄的兵马却被放过来了。这不是失策么?我看,相王是上了李徽的当了。”

    司马道子面色难看之极,赫然站起身来,大声道:“事到如今,你们抱怨这些作甚?本王是要问你们有无对策。面对如此情形,当如何应对。陈大人,之前你对本王这么做可是满口赞扬的,怎地此刻却又是一番说辞?你是在给本王论罪么?”

    那年老官员忙道:“不敢不敢。老朽只是论事。看来李徽奸诈,欺骗了朝廷。老朽绝无问责相王之意。”

    司马道子不再理他,这老者是安阳陈氏大族族主,年纪大了,脑子有些昏聩也是有的。倒是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