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83:我在东北打猎的悠闲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唐河手里有枪,杜立秋背着柳条大筐,里面装着二人的补给,踩冰过河,一头扎进了老林子里头。

    雪地上,各种各样的脚印交织着,有鸡有兔有狸,甚至还看到了梅花状的猞猁脚印。

    但是,冬末的深山老林里静悄悄的,只是偶尔有几声奇怪的鸟鸣,让人心里慌慌的,像是踏足了另一个寂静的世界似的。

    深山老林里,各种各样的猎物很多,非常多。

    前提是,你得能找到才行。

    四条腿的,可比两条腿灵活得多,也更懂得隐藏。

    只有经验最丰富的猎人,才能凭着一双火眼金睛找到它们。

    唐河就是个半吊子,杜立秋就是个骡马。

    两人在老林子里转了两天,除了看到了几只野鸡之外,连只雪兔都没找到。

    手上的莫辛纳干可是正八经的步枪,用来打野鸡,太浪费了,一枪下去,能剩下半只都算烧高香了,那支气枪还差不多。

    倒也不是没收获,摘了好几兜子稠李子。

    在树上挂了一冬的稠李子自然风干,核大肉厚,甜中带涩,味道非常不错,吃得两人满嘴雀老黑,舌头上也糊了厚厚的一层生涩果泥,这玩意吃多了便秘,两人今天怕是拉不出屎了。

    杜立秋扫开浮雪,捧着雪下的冰晶含在嘴里,化了之后漱口又吐了出来,晃了晃空空的柳条大筐说:“唐儿,咱俩这么晃荡也不行啊,要是有条猎狗就好了,你连枪都能搞到,再找森警搞条狼狗呗,牵着进山多霸道啊。”

    唐河只能报以苦笑。

    狼狗是狼狗,猎狗是猎狗,它就不是一种狗。

    渔也好,猎也罢,都是需要专业技能的。

    大兴安岭地方,九成九以上的人,都是五十年代以后的开拓移民,连个鬼子炮楼都没有。

    移民来的人目标也明确,开发大兴安岭,建设林业局,所以没什么专业的渔猎。

    有玩这个的,也是爱好,有枣没枣的打一杆子,平时种地,冬季上山倒套子,没那个闲心养猎狗训猎狗。

    两人两手空空地,都快走到村后的大河边上了,隐隐听到一声狗的惨叫,还有人的呼号声。

    唐河和杜立秋对视了一眼,赶紧拨腿向声音的方向跑去。

    爬上一个小坡之后,就见坡下的雪里,一只大黄狗被一头三百多斤的泡蓝子(公猪)挑飞,伸腿撂胯地在空中转了七八圈摔在地上。

    大黄狗还没等爬起来,野猪吩吩地喷着雾气,脖颈处的鬃毛乍起,甩动着两颗大气蓝子(形容蛋大)冲上去连撕带扯,将那条大黄狗撕扯得肠穿肚烂。

    两个年轻人棉袄开了,狗皮帽子也甩飞了,其中一人单膝跪地,举着一把小口径,砰地就是一枪,打在野猪的后丘上。

    小口径只是简称,全称是小口径运动步枪,子弹是556的,做为一款早年风靡全国的训练用枪,威力小得可怜。

    这一枪下去,子弹嵌在猪皮中,野猪屁事没用,调头就向这两个人冲了上去。

    一人拎着斧子,抡斧向野猪当头劈去,结果一斧子劈了个空,反倒被野猪挑飞了出去。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