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在战俘营,开局建议抗美援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8章 也就那样吧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外优秀教师,我们缺口大概有二十名。”

    科研机构的代表也赶忙起身发言:“我们科研领域更是求贤若渴。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缺乏能够带领团队攻坚的高端人才,至少需要十五位。”

    企业界的代表们也纷纷表达了各自的需求,有的企业需要市场营销方面的国际化人才,有的则急需懂得国际金融运作的专业人士。

    秦朝来一边认真倾听,一边快速记录,不时还提出一些问题,与大家深入探讨。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何根据这些需求,精准匹配归国华侨人才。

    经过几天几夜的辛苦统筹和梳理,秦朝来终于制定出了一份详细的招人计划。

    他决定通过公开招人的方式,让更多的海外华侨能够了解到国内的岗位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

    于是,在龙国的各大城市,显眼的公告栏上、官方网站以及社交媒体平台上,一份份醒目的招人告示纷纷张贴和发布。

    告示的设计简洁而大气,上面用醒目的字体写着:“龙国广纳贤才,诚邀海外华侨归国共建!”  下面详细列出了各个单位所需人才的专业、数量、岗位职责以及优厚的待遇条件。

    在海外的华侨聚居区,这份告示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那些看到招人告示的海外华侨们,心中虽满是归国奉献的热忱,但因长时间身处国外,对国内的情况着实不太熟悉。一时间,对于究竟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他们有些迷茫。

    在鹰酱的一个小型聚会上,几位华侨围坐在一起,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龙国的招人告示上。头发花白的陈教授轻轻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咖啡杯说道:“祖国发展日新月异,咱们在外面待久了,对国内情况了解得太少,真不知道干点啥才好。”

    旁边的年轻工程师林宇点点头,皱着眉头说:“是啊,我虽然学的是机械工程,但国内行业发展方向、就业环境都变了,心里没底。”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李女士眼睛一亮,接过话茬:“我觉得体制内就挺好。咱们在国外漂泊,吃了不少苦,进体制内有稳定的工作,就像有了铁饭碗。而且这次招人告示上写得清楚,有很多岗位都适合咱们的专业。”

    林宇眼睛也跟着亮了起来,兴奋地说:“李姐说得对!我研究机械工程这么多年,告示里科研机构正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进去既能发挥我的专长,又不用担心失业,一举两得。”

    陈教授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没错没错,这样一来,咱们既能为祖国出份力,又能让自己和家人安心。”

    在樱花国的一处留学生宿舍里,几个龙国留学生也在热烈讨论着。戴着眼镜的赵阳看着电脑上的招人告示,有些纠结地说:“我学金融的,国内金融行业发展得太快,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干啥。”

    他的室友王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兄弟,别愁啦。看看这体制内的岗位,金融类的需求可不少。进去以后,工作稳定,还有各种保障,多好啊。”

    赵阳挠了挠头,脸上露出笑容:“也是哈,我在国外就盼着回国能有个好平台施展拳脚,体制内刚好适合我,还能离家人近点。”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激动,都觉得进体制内好处多多。于是,他们纷纷打开电脑,登录报名网站。报名系统前,海外华侨们争先恐后,页面不断刷新,报名信息如潮水般涌来。

    报名截止日期的钟声敲响,整个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紧张过后的静谧。秦朝来坐在办公桌前,周遭堆满了各类文件和资料,电脑屏幕散发着柔和的蓝光,映照着他略显疲惫却又满怀期待的脸庞。他的目光紧紧扫过屏幕上那不断跳动的数据,每一个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