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与信任,这是关乎龙国未来走向和利益的大事,必须要慎之又慎,容不得有丝毫的马虎。
秦朝来早料到常老会有这样的反应,毕竟常老向来以沉稳、周全的行事风格著称,对待任何可能影响龙国发展的事情都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他微微欠身,幅度恰到好处,既表达了对常老的尊重,又不失自己的自信。神情诚恳得如同澄澈的湖水,没有一丝杂质,语气沉稳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反复斟酌:“常老,我明白您的担忧。高剑华当初选择去美国,实属无奈之举。您想想,那时候龙国和鹰酱在科技、学术等诸多方面的实力确实悬殊。就好比一场激烈的赛跑,我们的起点落后太多,如果不借鉴对方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很难实现快速追赶。他就是怀揣着为龙国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的梦想,才远渡重洋的。”
秦朝来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追忆,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 16 岁少年的孤独身影。他回忆起高剑华在电话中讲述的过往经历,继续说道:“16 岁的他,孤身一人前往异国他乡,那是怎样的一种境地啊。本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一个语言不通、文化迥异的环境里艰难求生。这些年,他在那边不仅遭遇了无数的冷眼和排挤,那些异样的目光和尖刻的言语,像冰冷的寒风,一次次刺痛他的心。还被很多人误解为卖国贼,每当听到这样的指责,他心里该有多委屈啊。可他始终坚守初心,就像一棵扎根在悬崖峭壁的青松,任凭风吹雨打,都坚定不移。在科研项目中摸爬滚打,日夜钻研,不知道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才积累了大量先进的技术和宝贵的人脉资源。”
常老微微皱起眉头,眉心拧成一个深深的 “川” 字,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那有规律的声响仿佛是他内心权衡利弊的节拍器。似乎在仔细掂量秦朝来所说的每一句话,思考着高剑华背后的故事和动机。
秦朝来见状,心中明白常老还在犹豫,于是进一步说道:“如今,龙国发展势头正盛,就像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光芒越来越耀眼,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高剑华能毅然决然地选择学成归来,放弃在海外可能拥有的舒适生活和优厚待遇。这已然代表了一切。他心中对龙国的热爱和报效祖国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就像游子对故乡的眷恋,无论走多远,心始终向着家乡。”
常老听着秦朝来的话语,手指依旧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面色凝重,眼神里满是深思。尽管秦朝来言辞恳切,将高剑华的过往与归国决心描述得令人动容,但常老多年来在高位的经历,让他养成了凡事都要谨慎再三的习惯。对于高剑华这样在海外漂泊多年后突然归国的人,他依旧无法完全放下心中的顾虑。
“朝来,虽说你讲得在理,但此事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他在海外时间太长,我们对他这些年的真实情况了解有限,我还是不放心。” 常老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的审慎态度。
秦朝来微微点头,他早预料到常老不会轻易松口。他思考片刻,随即提议道:“常老,您的担忧不无道理。我倒有个想法,不妨让高剑华回来后先安排在外室。给他分配一些相对边缘但又能体现其能力和态度的任务,我们暗中观察一番。在这段时间里,看看他的言行举止,了解他的做事风格和价值取向,确定他无二心之后,再决定他的去留和具体的任用安排,您看如何?”
秦朝来的提议,像是在迷雾中投下的一道光,让常老紧绷的神情稍有缓和。他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仔细权衡着这个方案的可行性。这样既能给高剑华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又能让龙国在接纳他时多一层保障,最大程度地降低潜在的风险。
“这个办法倒也稳妥。” 常老终于缓缓说道,“那就按你说的办,此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你要密切留意他的一举一动,一有异常情况,立刻向我汇报。” 常老的眼神中透露出信任,他相信秦朝来的能力和判断力,将这个重任托付给他,也是对他的一种认可。
秦朝来神情庄重,挺直了身躯,坚定地说道:“常老请放心,我定会谨慎处理此事。安排高剑华在外室后,我会安排可靠之人暗中观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