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看着李漟那纤瘦的背影,一路上心事重重。
根据王修二人所言,李漟本来是想要从侧面打听老爷子来白虎观的目的。对她而言,常年处理政务,对当年前梁白虎观论政的前因后果再清楚不过,加上跟杨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杨文和是她唯一忌惮之人。
自古以来,改朝换代无非两种,一种是自下而上,兴兵造反。二种是自上而下,取而代之。
而如今梁王府如日中天,本就掌握半个朝堂的他,若是再以新政的大义提拔安插自己的亲信,排除打压异己,不要数年,都不需梁王说话,聚拢在其周围的人自然而然的就会生出取而代之,改朝换代的心思。
现如今,新政受阻,杨炯携大胜之威归来,梁王对京城局势视而不见,反而是前来白虎观查看当年《白虎通义》的底稿,意思不言而喻,这新政怕是要走到见血的地步了。
如此一来,梁王一党的揽权速度将会迅速加快,而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不但要对付李淑,还要防着李泽,如今又将面对梁王这下山猛虎,让她突生一种前路无望之感。
各怀心事的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穿过长廊,来到一处僻静居所。
李漟推开房门,随手示意杨炯就坐,自己则是款步提起两坛酒,递给杨炯一坛,坐下示意他跟自己拼酒。
杨炯看着散落四周的酒坛,桌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很显然,李漟在来找自己之前便已是纠结万分,而这刚出锅的饺子,怕是这玲珑心窍的女人故意为之。
这般想着,杨炯也不跟李漟客气,夹起一个饺子就送入了口中,待那独特的茴香味道溢满口腔后,杨炯心下暗叹:果然如此。
“三月里的茴香,费了不少劲儿吧。”
李漟毫无顾忌的将一只脚踩在椅子边缘,豪饮一口酒,挑眉轻笑:“那可不,这么说吧,就是为了这顿饺子,才喝的这顿酒。”
杨炯不接她的话茬,默默提起酒坛,轻抿一口,一股酸涩直冲天灵,旋即就是青梅特有的甘甜回起,显然是长安最常见的青梅酒。
李漟是个好酒之人,杨炯每次同她对饮都不是单纯喝酒这么简单,同样是青梅竹马,李潆从来不会在杨炯面前遮掩情绪,甚至可以说是肆无忌惮。
而李漟在杨炯面前虽是自然亲近,可却极其的克制,她可以同杨炯暧昧,可以用各种方式隐喻、暗示自己的心情,却从不肯将自己的心展露在杨炯面前。
对于此,杨炯倒是能理解。
李潆性格果决,敢爱敢恨,一旦下定决心,非得一条路走到黑不可,绝不回头,更不会后悔。只要她认定的事,就会立刻去做,从不会在意别人的目光和看法。
可李漟却是不同,别看她表面上洒脱豁达,可身为长姐,又答应了皇后做宗室之主,还要帮助第三代皇嗣上位,可以说她肩上的重担、所遇到的局面要比李潆要重得多,也复杂得多。
很多事情,即便是她有千般个不愿,可现实和处境却是一步步的推着她向前走。
杨炯还记得,在蒙学读书的时候,那时的李漟无忧无虑,意气风发,斗鸡走狗,追兔撵鹰,同权贵打架,同夫子斗气,哪会像这般纠结踌躇。
李漟少年时,做过最有名的一件事便是子夜来了兴致,独自一人奔出长安城外桃花林赏花,可到了桃花林外就又折返回来。
皇帝问其故,只言:兴甚所至,兴尽而归,花不在林,花在心。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