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下,安定下来。
这诗看似是一番劝慰,实则暗带威胁,话里有话。
但耶律南仙对此从未有过丝毫担忧,杨炯虽说有时行事可恶至极,还时常让她陷入难堪之境,可她心里清楚,自己在杨炯心中,必定是最为特殊、无可替代的存在。
这一点,她深信不疑。
回想起自己与杨炯那般肆意胡闹,好几次都险些要了他的性命,可到最后他却并未记恨自己。从这一点,耶律南仙便知晓,杨炯对她的爱,要比她对杨炯的爱更深沉、更炽热。
耶律南仙心中清楚得很,面上看似洒脱自在,实则内心深处却有些逃避。她自幼与大兄相依为命,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与恩情,她绝不能轻易舍弃。
所以,她只能暂且将这段感情搁置一旁,或许等大兄坐稳了皇位,自己才能真正直面杨炯的深情厚谊。那时,或许自己已七老八十,垂垂老矣,杨炯也已头发花白,两鬓如霜,但她知道,杨炯依旧会接纳自己,不会嫌弃自己分毫。
说起来,耶律南仙也有些羞愧,这大概便是被爱的人有恃无恐吧,可这份有恃无恐中,又藏着多少无奈与心酸,耶律南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想到此处,耶律南仙胆气顿生,朗声回应:“父皇说得在理,仙儿早年在临潢府木叶山上修养,闲来无事,作得一拙诗,还请父皇品鉴。”
未等辽皇开口,耶律南仙便轻轻吟道:“抽得闲身伴瘦筇,乱敲青碧唤鱼龙。仙人垂钓南溪上,缺月初圆木叶峰。”
此诗一出,辽皇面色瞬间阴沉如墨。萧奕和耶律斜轸亦是面面相觑,心中对当前局势不得不重新评估。
这四句诗,字面意思全是描绘木叶山的野趣生活,乍一听,还真以为耶律南仙是要放弃辅佐耶律光,生了隐居山林之意。可此时此刻,在皇帝那首暗带威胁之意的诗句之后吟出这首诗,意思却大相径庭。
木叶山在上京临潢府附近,乃是契丹始祖奇首可汗的诞生之地,亦是契丹祭祀天神、祖先的重要场所,具有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契丹人把此山视为 “登天之梯”,在这里建立了庙宇,尊奉家神,举行各种盛大的祭祀活动。
全诗字面意思简单明了,从繁杂事务中脱身,有了闲暇时光,手持一根细细的竹杖漫步。路途中随意地敲击着那青葱碧绿的山石,以此唤醒潜藏其中的鱼龙。此时,一位仙人正在南边的溪流之上悠闲地垂钓。抬头望去,一弯初现圆满之态的月牙,正悬于木叶峰的上方。
在木叶圣山网罗天下鱼龙才俊,还遇到了仙人指路,新月初升,还是即将圆满的新月,这明显是隐晦地表达耶律光是受祖宗和神仙庇佑,且民心所向,新月代替旧月,就差明着说要取而代之了。
可耶律南仙聪明就聪明在这,这诗你怎么解释都似有道理,你说她是绵里藏针,话中有话,可人家明明是一句纯描写野趣的诗;可你若真当这诗是表面意思,同现在这剑拔弩张的气氛又格格不入,简直是冰炭不同炉。
这便是耶律南仙的厉害之处,面面俱到,毫无破绽,让你抓把柄都无从下手。
很显然,现在辽皇和太子党谁都没做好万全的准备,都还在彼此试探,看是否有拉拢和化解矛盾的可能,这也是辽皇今日来此的原因。辽皇看得清楚,耶律光最大的助力便是耶律南仙,只要将她控制住,耶律光的胜算至少没了四成甚至更多。
可耶律南仙这诗一出,显然跟摊牌无异,这场龙凤宴的气氛瞬间冷到了冰点,场面尴尬至极。
萧奕知道,此时到了自己说话的时候,不然皇帝和南仙都下不来台,这说客便成了恶客,后果不堪设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