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5章 他,孙山,名副其实的守门员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实山哥,你三年前就该金榜题名了。哎,白白耽误了三年。”

    孙定南点头如捣蒜,认同地说:“桂哥儿说得对。阿山本该三年前就能上榜,因为意外,硬生生推迟了三年。”

    孙大力更是赞同地说:“阿山三年前上榜,此时已经做大官了。可惜了,白花花地丢了三年。”

    孙家三人团不由地回想起三年前赴京赶考的场景,惊心又动魄,更重要的是浪费时间。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阿山如果三年前做官,不知道赚了多少钱了。

    在孙家村朴素又现实的世界观里:做官就能发财。

    坚信孙山只要当官了,就能锦衣玉食,带携乡亲。

    至于怎么发财,孙家三人团哪里知道,他们又不能当官。

    一行人走到榜单下,孙山一眼就看到“杜六驳”。

    会元就是会元,名字那么醒目。

    随后看到亚元,不认识,之后经魁,又不认识。

    孙山仔细地从头到尾看下去,等看到三十五名时,终于有个熟悉的名字了。

    哎呦,恭喜韩解元韩孟渊。

    记得三年前韩解元落榜,想不到这次竟然能考到三十五名,真让人刮目相看。

    莫非三年前韩解元在考场因为太冷生病,所以考得不理想?

    孙山跟韩孟渊不是很熟,不方便打听。

    不管怎样,这次上榜,可喜可贺。

    孙山继续往下看,其中也有广南学子,只不过他不怎么熟悉,看着看着看到一百二十名又出现老熟人了。

    哎呦,恭喜贺喜陈进陈师兄。

    想到岳麓书院的陈院长是进士,陈院长的大儿子也是进士,如今小儿子也是进士。

    啧啧,陈家好多进士,好羡慕啊。

    看来做夫子的家里容易出进士。

    孙山曾经看过一份调查,清华学生的父母职业:教师(35)和公务员(19)是最多的,工人和农民家庭加起来只有22。

    陈进师兄对应的就是“教师背景”,比一般人更容易上榜。

    孙山接着往下看,看到一个稍微面熟的名字,来自金陵的崇正书院。

    只可惜在崇正书院的时间短,没交过几个知心好友。

    继续往下看,名字越来越不熟悉了,也没有找到同窗好友的名字。

    孔毅没上榜,刘直延刘会长没上榜,陈东零也没上榜,跟着孙山一起赴京赶考的也没看到上榜。

    看着看着看到最后一个名字后,孙山愣了愣。

    不敢置信地看过去。

    上面写着“孙山”,之后就空白了。

    不是吧?

    他,孙山,又双叒叕最后一名!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