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黄氏惊讶地问:“怎么那么高?”
孙伯民解释道:“大姐夫他哥用人用得急,所以给的工钱就高,但干活的时间也比较长。”
黄氏点头说:“那么高,干长一点也是正常的。”
孙二叔又说:“可惜要的是短工,俺们只做了10天,要是长一点,路费都能赚回来了。”
孙伯民也遗憾,最近家里不是很忙,要是干一个月,赚得更多。
苏氏笑着说:“这些活计,可遇不可求,要是能一直干的,工钱恐怕没那么高了。”
孙山听他们说话,觉得很有趣,瞄了一眼堂屋里的两麻袋东西,看来又带了好些礼物回来呢。
每次去府城,大姑总会大包小包地送些礼品回来。
孙二叔和黄氏聊了几句后说:“阿娘,我先回家,今晚再过来。”
黄氏点头说:“你先回去,晚上过来吃饭。”
大儿二儿回来,今晚肯定要吃顿好的,虽然他们一直说在府城不累,可哪有不累的呢?风尘仆仆,路上吃不好睡不好,可要好好补。
对着苏氏说:“老大家的,劏只鸡,劏只鸭。伯民和仲礼走了一路了,可累了,要吃顿好的。”
现在下午,想买条猪肉回来也没得卖,只能吃家里的鸡鸭了。等过几天圩日,再去捉几只鸡回来养。
苏氏笑着说:“阿娘,我现在就去。”
对着谷雨说:“大丫头,烧水劏鸡。”
孙伯民也想吃顿好的,对着黄氏说:“阿娘,屋里的东西你收拾好,都是大姐给带回来的,还有些玉娘妹子叫给村长的。”
看了一眼孙山,喊道:“山子,过来,大姑有东西给你。”
孙山和黄氏跟着孙伯民走进堂屋,苏氏也好奇大姐有什么东西给山子,也跟着进来。
孙伯民解开其中的一个麻袋,小心翼翼地往里面翻找,把一大包东西拿了出来,又接着拿另一包。
打开看全是书。
孙山惊讶地问:“阿爹,这些是大姑送给我的书?”
孙伯民点了点说:“你大姑知道你上学了,就买了一些书送给你,这样我们就不用去买了。”
孙山一本一本书地拿起来,越看越有股难以明说的感觉。
因为大姑送的书,都是孙山需要的书。
孙大姑让捎带回来的有:四书五经,字典《说文解字》,字音《大宋重修广韵》以及《笠翁对韵》。
看到一大堆书,孙山瞪大眼睛问:“阿爹,大姑买那么多?”
孙山翻开其中的一本,竟然是印刷版,不是手抄版。这可要多少钱啊。
孙伯民不意思地说:“阿爹也不知道你大姑买那么多的,你大姑还是叫你大表哥看着买的呢。”
孙山嘴角抽搐,莫非大表哥是按照自己所读的书,买了一整套?
孙山又问:“阿爹,这些书肯定很贵吧。”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