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何家分家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给何大郎,而何二郎得到上百亩田地以及两套院子,一间铺面,还有若干分家银。何家分家不分户,吃住一起,等何父何母百年归老,各自再分开。

    后来何父何母才知道何二郎的一番话是孙春兰教的,找到她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就甘愿分那么少?

    孙春兰理直气壮地说:“阿爹,阿娘,二郎是什么样的人,你们比我还了解,他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就算家里的生意分一些给他,迟早也会败坏。何况家里的生意本来就是大哥和阿爹做大的,阿爹你交给大哥最合适了。”

    何父何母看到她说的云淡风轻,不知道开心还是心塞。

    看了一眼何二郎,哎,的确不是做生意的料,平时在店里也只是看看账,无所事事有一天,如果不是家里的少爷,早就被人炒鱿鱼了。

    不过何父何母倒对二儿媳高看一眼,这胸襟,这气度,男子也少有。

    最大的家业说不要就不要,哎呀,农妇教的女儿,比秀才教的女儿,更有涵养。

    之后孙春兰又赶何二郎去学厨艺,开了一间糖水店。

    越开越大,又在贵人住的东城开了一间。

    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何氏家族里越来越有名气。孙春兰在何父何母里越来越有份量,比何大嫂还受宠。

    孙大姑嫁入府城让村里羡慕,但她做了一件事,更让村里人膜拜。

    孙春兰在何家站稳脚跟,贤惠,聪明,识大体的好名声也跟着在族里传开,一来二去,和她交往的妇人变多了,族里人也没有看不起村姑出身,毕竟这份大气和割让,城里人的姑娘也做不到。

    慢慢的,族里有人想找一个像孙大姑这样的儿媳。

    与何老太太交往过密,未出五服的何文书家,特意找上孙春兰,开门见山问孙家村有没有合适的姑娘,性子和她差不多,样貌过得去,当然最重要是屁股大,家里兄弟姐妹多的。

    孙春兰一愣,何文书家,怎么说呢?

    子嗣比何二郎未成亲的时候还少。他家像被诅咒一样,每个嫁过去的,只生一个儿子,姑娘倒有,可这要去别人家的。

    何文书家还有一个特别,爷父孙长得特别瘦弱,风吹就倒的那一种,姑娘可不喜欢呢。

    不过何文书家与京城的何家关系更近,得到的庇护更多。爷爷在府城衙内做文书,父亲也是,现在未成亲的何礼阳也到衙内做文书助理。

    要论地位,比何家高很多。

    何文书坐拥三进大院,几百亩田地,听说还有小庄子呢。

    呼奴唤婢,衣食无忧,何礼阳虽然长得不好看,但家底摆在那,姑娘也愿意嫁进去,决定能找到合适的媳妇。

    孙春兰疑惑地问:“婶娘,你在开玩笑吧。”

    怎么找村姑的?自己就是村姑,没看不起村姑的意思,可门第之差真实存在,能嫁进何家那是运气爆炸。

    何文书家也直白,直接说:一来看中孙春兰的人品,相信孙家姑娘也不会差到哪里。二来看中孙春兰的好生养,相信孙家姑娘也差不到哪里。

    对于何文书一家来说,找个门当户对的姑娘,就算能提携到女婿,阳哥儿也承受不起。主要是他的身体不行,干不了太多活,顶多做一辈子文书。

    所以对家里来说,开枝散叶才是最重要任务。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