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人物。
自道学、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戏曲……等等诸术都皆有涉猎和研究,流传下来的著作也有《天皇至道太清玉册》、《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史断》、《文谱》、《诗谱》……等等几十种记载、编纂。
因为对道学有兴趣。
与正一教天张宇初算得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张宇初在自己的道家著作《道门十规》里的一些观点理论,朱权所著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也有类似主张。
(叠甲:这都是真的哈,有资料可查。)
殿中,朱权对于张宇初的到来显然十分欢喜,他有些自苦地撇了撇嘴道:“张天师能来,本王欢喜着呢,大宁府,冬日里是雪,出了冬日便是风沙,鸟不拉屎的地方,除了偶尔出关去杀一杀那些不安分的鞑子,还真没什么有趣的了。”
毕竟是少年藩王,勇武是真的,聪慧多才是真的,少年心性也是真的。
说话之时。
朱权的脸上带着些许稚嫩、些许天真。
毕竟他和朱允熥不一样,朱允熥十几岁的皮囊下是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经历。
而朱权,则是真正的十几岁。
闻言,张宇初谦和一笑,道:“宁王殿下少年英雄,贫道还未曾到大宁府,便曾听闻宁王殿下的威名呢!”
他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暗暗放了放。
张宇初是正一教的天师。
下山游历修行本也算得是道家之人求道要做的功课,不过来这里见宁王朱权,却不是纯粹地为了来叙旧的。
无论是佛家、道家。
亦或是作为这两大教类之中的教派,古往今来……没有哪个教类亦或是教派,可以在天下大势、王朝更迭之中独善其身。
张宇初作为正一教的领袖。
除了修道的事情之外,自然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教派在王朝、皇权之下如何存活、兴盛、发展的课题。
如今,当道的是朱家王朝。
他自然也不得不考虑依附在这个王朝之下的事情。
所以,他才会让自己的弟弟张宇清、自己的弟子……响应当今开乾新帝广纳炼丹之贤士的号召,也所以,他经过这大宁府,会来拜会拜会这位对道家有好感、有兴趣的朱家王朝的藩王。
被张宇初这么一夸。
朱权那本就还没有完全退去稚嫩的面容上,当即便忍不住西怒形于色,露出些许自得骄傲之意,嘿嘿一笑道:
“本王的名声有那么大了?嗐!就是杀蒙古鞑子的事情呗!父皇叫我们这些皇子镇守边疆,拱卫京城。”
“本王也只是想着……当初父皇还有那些老叔叔、老伯伯们耗尽了心血才把他们从中原之地赶回北境去,本王说什么也不能再放他们进来就是。”
说到这里。
朱权似是想到了什么。
面上露出一抹黯然伤神之色,长叹了一口气,声音有些低落地道:“唉……本王也没想到,当初一别,竟然成了永别,父皇驾崩……马上都半年了。”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