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想出去,那娃呢?总得给娃考虑吧,现在正是奋斗的时候。我看你们都挺有冲劲的。”
苗秀丽递筷子给她,笑呵呵的说道:“我都一把年纪了,该享儿女的福了,让他们年轻人去拼吧。
我这手艺,家里人吃还可以,出去卖就不行了,会被人笑话的。
再说,投机倒把,那是割社会主义的尾巴,红小兵闻着味儿就来了,我这腿脚不利索,跑不赢啊!”
翻过年头去,就是七八年了,距离改革开放也不远了,政策放松,造福的是小老百姓啊!
姜颜细细给她们说道:“你有空多跑几套县城,大概半年左右,应该就没人抓投机倒把了,风口松了,你就去那厂区家属院啥的,卖点早餐。
你也别做太复杂了,简单的油条豆浆,还有卤蛋,再来点稀饭,要是生意好,你就再加点包子馒头,什么赚钱做什么。
别老想着种地了,这一亩三分地的,你们还没种明白啊,种地能赚的了几个钱?要是做生意能行,你就拉上一家老小。
到时候,把田地包给大队其他人,让他们给你种,你们就去县城租个门面,把生意扩大,再顺便租个房子,把一家人安顿下来,小的也能在县城读书呢!这不一举多得吗?
山区的教育,哪有县城好啊?把后代培养好了,你还怕出不了头吗?也就是自家的,我才跟你们说这些,要是其他的,我都懒得罗嗦的。”
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平头小老百姓,哪有姜颜的眼界宽!
苗秀花小声的说道:“真不会被抓?以前拿鸡蛋到黑市去,那些人一喊红小兵来了,鞋子都跑掉好几只,想想我都心有余悸的,我要去蹲篱笆,我的儿女怎么办?他们还没成家呢!”
姜颜笃定的说道:“不会,最多半年,你们就能光明正大的做生意了!我说的,你们还不相信吗?”
苗秀英好像已经看到改革开放了,她笑得眯起眼,“能做了,我就去多买几个铺面,到时候做吃的,卖穿的,一家做成十家,再做到全国连锁。
咱要做,就得做大做强,你就是做个包子铺,名声打出来,你还怕没有客源吗?咱做的就是回头客的生意。
别畏首畏尾的那种,是赚不了钱,放心大胆的干,那话怎么说来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几人被她说得心里热乎,就连苗秀丽都松动了,“到时候,给你打个电话,你教我们呗!我包子馒头做得好,可以去厂区卖。
就怕没有人买,到时候拿回来,家里吃不下,还得送人。”
苗秀英恨铁不成钢的,“你别跟个锯嘴葫芦一样,你卖的时候,多吆喝几声,让人知道你是卖啥的。
多摆几天,你们就有经验了,不说这些了,先吃饭,一边吃一边说也行,做生意,我太擅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