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人对视一眼,不再言语。
双方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机会。
王允虽然投效董卓,但是杨彪并没有疏远他。
他们彼此之间明白,都是为了朝堂大局,各有各的手段。
朝堂之上渐渐聚集了文武百官。
他们按照品级站立,衣冠整齐,面色凝重。
忽然,殿外传来沉重的脚步声。
“宣相国董卓入朝!”
殿门大开,一队甲士持戟入内,气势汹汹。
他们身后,董卓阔步而入。
董卓身形肥硕魁梧,面容凶狠。
他的眼睛如同鹰隼般锐利,扫视着堂上文武。
他的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仿佛对这朝堂上的一切都不屑一顾。
随着董卓迈入殿内,群臣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
空气仿佛凝固,无人敢出声。
董卓大步走到自己的位置,站定。
他身后的华雄寸步不离,手按刀柄,目光如炬,威慑群臣。
“陛下驾到!”
小皇帝刘协在一队宦官的簇拥下缓步而入。
他面容稚嫩,眼神中透着惊恐和茫然。
年仅十四岁的他,本该在宫中嬉戏,而不是承担这沉重的帝王之责。
他心中非常清楚,今天朝堂之上,肯定会因为并州牧的讨董檄文而发生激烈的冲突。
群臣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在殿堂中回荡,却显得空洞而无力。
刘协登上龙椅,小小的身躯几乎被宽大的座椅吞没。
他的手紧握扶手,指节发白,显然极度紧张。
“众卿平身。”刘协的声音稚嫩,却尽力保持威严。
群臣起身。
朝会正式开始。
董卓踏前一步,声如洪钟:“陛下,微臣有要事奏报!”
刘协有些紧张,他明白事情来了,可是他并不能阻止:“相国,无需多礼,还请明言!”
董卓狞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高声道:“近有密报,并州牧顾衍勾结匈奴鲜卑,意图进攻长安,这是谋反!”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
“这不可能!”司空赵温失声喊道:“并州牧顾伯长忠心为国,拓地千里,战功赫赫,怎会谋反?”
“并州牧顾伯长率军击退北方匈奴人和鲜卑人,保我大汉边境安宁。”皇甫嵩也挺身而出:“他若有异心,岂不是无稽之谈。”
“别人不知道,难道我还不清楚?”他继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