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的政绩是毋庸置疑了,他对太苍郡的治理,不仅让太苍郡的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就连上交给朝廷的赋税也增加了不少。
按照正常情况,李明远如此亮眼的政绩,怎么也该迅速升官了,然而……
还是那个问题。
李明远没有背景,出身农民之家,在朝堂之上没有任何助力,也不会有人替他说话,因此,即便李明远政绩再好,升官速度仍然是奇慢无比。
太平县县令的位置,李明远一坐便是十年,而太苍郡郡守的位置,李明远也坐了足足八年!
足足八年时间过去,李明远的官位才得到了晋升,从太苍郡调到了府城,官衔也升到了从四品。
此后,李明远的官位一直在变动,从青州调到凉州,又从凉州调到越州……
最后坐到了越州知州这个被称为封疆大吏的位置上。
而这个时候的李明远已经岁了,就连曾经身边的小乞丐李桥,也从一个面黄肌瘦的孩童成长为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
年过的李明远,精力已经大不如前,可他的理想仍未熄灭,他的抱负也从未改变,他仍然保持着曾经的朴素生活,仍然用尽全力的想要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这些年,凡是李明远执政过的地方,百姓们的生活大多都能好转一些,此时的越州也不例外,在知州李明远的治理下,越州百姓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然而……还没等百姓们回过神来,李明远便是被调走了……
至于李明远去往何处……
李明远担任越州知州的第二个年头,新皇登基,刚刚登基的新皇自然想要做出一些成绩,于是便注意到了政绩斐然的李明远,一纸调令将李明远从越州调往了京城,并且亲自接见李明远,听取李明远的执政理念以及想法。
双方的谈话足足持续了两个时辰,新皇对李明远十分满意,谈话过后,直接授予了李明远吏部尚书的职位。
对此,李明远自然乐见其成,为官多年的他很清楚,对百姓们祸害最深的,永远都是那些贪官以及庸官。
而吏部,恰好便是负责官员提拔、考核、任免的部门。
担任吏部尚书,正好可以整治那些不作为的庸官以及贪污的贪官!
在上任吏部尚书之后,李明远便开始大展拳脚,他制定了严格的官员考核标准,对官员的作风、政绩做出了严格的要求,考核成绩较差的官员,轻则罚俸,重则丢掉官帽子。
在李明远的努力下,整个夏国的官场风气大变,贪污的官员收敛了起来,就连那些无所事事、不作为的官员,也勤快了起来,生怕自己被罚俸或者丢官。
眼看着官场局面大好,皇帝对李明远也是越来越满意,于是在李明远担任吏部尚书后的第三年,皇帝直接力排众议,授予了李明远宰相之位!
这一举动,无疑在京城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夏国建国两百多年,除了建国之初,其他时期的宰相无一不是出身大家族的人,李明远,是唯一一个出身农户的宰相!
对此,京城的权贵们无疑是极为不满的,可皇帝心意已决,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坐视李明远坐上了宰相之位。
骤然坐上宰相高位的李明远并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如履薄冰起来。
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宰相可以说是地位仅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