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直播,是在国内外同步的。
只是国内的新闻稿,实时更新在雅虎中文的网站,国外是更新在英文网站。
同时征集国内外网友的问题。
第一条网页消息出来后,很快便有了大量的留言。
国内的观众,更多的是关注八卦和娱乐。
“问一下郑景高考为什么只考453分,是真的随便考考吗?”
“请郑景评价一下高小松,这个小丑前几天还嘴硬,说《达芬奇密码》不值一提,在国外根本无人关注。”
“请问郑景老师,华民日报的编辑马力诚被辞退了,他说是被你陷害了,请问是真的吗?”
“吕布与貂蝉的结局是悲剧还是喜剧?如果是悲剧,我就不看了。”
“请问郑景是不是真的会转车轮,如果真的会,方不方便表演一下,我愿意买票观看。”
……
国外的网友,尤其是米国的网友,对郑景的事情了解不多,问题则更多是关注《达芬奇密码》这本书的。
“达芬奇真的是玻璃吗?为什么说最后的晚餐那副画像里,有一个女人?”
“女性崇拜是否真的遭到基督教的镇压?我想请郑具体说明一下。”
“书中说郇山隐修会存在了多个世纪,但有人说这个组织是二战后建立的,只存在了几十年,请郑解答这个疑问。”
……
晚上9点,郑景结束了一天的拍摄,来到了采访间。
在采访之前,他跟记者拍了几张合照,发到了雅虎网站上,以证明这次采访时实时的。
雅虎派出的采访记者叫雅格特,是雅虎亚太地区的知名记者,会说中文。
看到郑景后,他非常客气。
“郑老师您好,欢迎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无论在哪里,读书人总是受到尊敬的。
《达芬奇密码》火了之后,郑景的身份,一下子从明星戏子,变成了作家才子。
在剧组,很多人都不再叫他景少或者郑总,而是改称郑老师。
无形之中,逼格就提升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