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直播演绎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0章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话说当今圣上,亲率能工巧匠,历经千辛万苦,造出这照亮乾坤的神火匣。”】

    【“此乃天赐宝物,护我大明子民……”】

    【台下茶客听得入神,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孩童们举着自制的“玩具灯”满场跑,嘴里还喊着。】

    【“神火匣,照四方,小偷强盗无处藏!”】

    【半年后,从北疆到江南,处处流传着神火匣的故事。】

    【走南闯北的商队用它照亮夜路,再也不用担心迷路和劫匪。】

    【猎户靠它在山林追踪猎物,收获比以往多了好几倍。】

    【就连寒窗苦读的学子,也有了更明亮的夜读之光。】

    【不用再担心油灯熏黑书页。】

    【一位老秀才有感而发,在诗中写道。】

    【“神火出禁宫,照彻万民忧。从此长夜白,不羡广寒秋。”】

    【站在重建的正阳门上,朱由检看着彻夜通明的京城街道。】

    【夜市传来的叫卖声、孩童的欢笑声,混着神火匣的微光。】

    【编织成一片祥和景象。】

    【他握紧腰间玉佩,目光投向远方。】

    【下一个要征服的,或许是那传说中永不熄灭的“长明灯”。】

    【而这场关于光明的革命,早已悄然改变了大明的昼夜。】

    【也在百姓心中,点亮了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

    洪武位面

    朱元璋看着演示画面,沉吟道:“行军打仗,夜间确实太缺光亮。传令下去,让工部收集民间能工巧匠,也试着琢磨类似的照明物件。”

    刘伯温微微皱眉,思忖后道:“陛下,此发明虽好,但涉及化学之物,若制作不慎易生危险。需设立专门工坊,严格管控材料与工艺。”

    徐达挠挠头,憨厚地笑:“咱当兵的,夜里摸黑行军没少吃亏。要是真有这便携灯,以后走山路、搞突袭,可就踏实多了。”

    常遇春灌了口酒,点头道:“是啊!以后给老家修祠堂,夜里干活也能亮堂些,省得摸黑摔着人。”

    永乐位面

    朱棣盯着神火匣的演示,若有所思:“这东西若用在宝船上,夜间航行和装卸货物能方便不少。郑和,你与工部商议,看看如何改良适配。”

    郑和恭敬道:“陛下圣明。臣以为可增加防水设计,确保在海上也能稳定使用,还可让番邦技师一同参与研制。”

    解缙推了推眼镜,兴奋道:“此发明若能普及,对文教亦有大益。学子们夜间读书有了好光源,再也不用担心油灯熏坏书籍。”

    姚广孝双手合十,平静道:“器物虽利,还需引导百姓正确使用。建议编写使用手册,避免因不当操作引发灾祸。”

    宣德位面

    朱瞻基放下手中的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