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检的推动下,教育改革逐步展开。各地纷纷设立学堂,新教材也陆续发放。然而,一些守旧的文人对新式教育不满,他们认为新教材内容繁杂,偏离了传统的儒家之道,会误导学生。】
【面对这些质疑,朱由检召集这些文人代表,耐心解释:“传统儒家经典固然重要,但时代在变,我们不能固步自封。算术、天文、地理等知识,对国家的发展同样关键。新式教育并非摒弃传统,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更广阔的视野和实用的技能,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式学堂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他们有的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为朝廷效力;有的投身商业、科技领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朱由检站在皇宫的城楼上,俯瞰着繁华的京城,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改革之路充满艰辛,但为了大明的未来,他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断探索更多的革新之法,让大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洪武位面
朱元璋一拍大腿,嗓门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直落:“这朱由检,脑袋瓜就是灵光!修路、造车、办学堂,桩桩件件都是实在事儿!咱当年打天下靠刀枪,他治天下靠脑子,不愧是老朱家的子孙!”
刘伯温捋着胡子点头:“陛下,交通畅则商贸兴,教育兴则人才出。不过改革总会动了旧规矩,还得防着有人暗中使绊子。”
徐达咧嘴笑道:“俺带兵最盼着路好走!要是把这弹簧马车配到军队,运粮草、送伤员能快上一大截,打胜仗更有把握!”
常遇春猛灌一口酒,大声嚷嚷:“等俺回老家,非得让族里娃娃都进学堂不可!念不好书,以后连地都种不明白!”
永乐位面
朱棣兴奋地在殿内踱步:“好!这才是大明该有的气象!朕当年下西洋开海路,他如今修官道、办新学,把陆地上的事儿也盘活了!”
郑和眼里闪着光:“河道疏通后,商船能走得更远。要是把滑轮组用到船上,装卸货物能省不少人力,船队效率能大大提升!”
解缙激动得直搓手:“新式教材里还有算学、天文,这下学子们可算能学点真本事了!臣请命参与编纂,保准写得明白易懂!”
姚广孝双手合十:“陛下,交通与教育双管齐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新旧观念冲突难免,还需慢慢引导。”
宣德位面
朱瞻基皱着眉拍案:“早就该整治这些破路和老学堂了!传令下去,先在京城附近试点,看看效果!”
杨士奇忧虑道:“陛下,修路、办学都要花不少钱粮,还需谨慎筹划。臣建议先从富裕地区开始,再逐步推广。”
于谦抱拳请命:“臣愿去北方督办学堂试点!让边疆的孩子也能读上新书,将来既能保家卫国,也能建设家乡。”
杨溥点头补充:“师资是个大问题。或许可以从各地选拔人才,集中培训后再派往各地任教。”
嘉靖位面
朱厚熜摸着胡须沉吟:“这朱由检,想法倒是新颖。修路造车能办实事,但办学堂动了老学问,得看着点。”
徐阶恭敬道:“陛下,臣建议循序渐进,先在小范围试行,等有了成效,再慢慢推广,减少阻力。”
戚继光眼神发亮:“这弹簧马车要是装备军队,行军速度能快很多!末将请命在蓟州先试用,看看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