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点头,脸上满是惊恐与无奈。年轻的后生李强着急地说:“那咱们就这么干看着?庄稼都没了,今年可怎么活啊!”】
【老者瞪了他一眼,呵斥道:“可不敢轻举妄动!这蝗虫是上天派来的,要是冒犯了,后果不堪设想。咱们只能祈求上天的原谅,摆上香案,诚心祭祀。”】
【就这样,在迷信思想的影响下,百姓们纷纷在家门口摆上香案,跪地磕头,祈求上天停止这场灾祸,却没有人敢去主动灭蝗。】
【消息传到京城,朱由检大为震惊。他立刻召集户部、工部、刑部等各部官员,以及钦天监的官员,紧急商讨应对之策。】
【朱由检神色凝重,目光扫过众人,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如今北方数省蝗灾肆虐,百姓受灾严重。这关乎民生社稷,我们必须尽快想出解决办法。”】
【户部尚书忧心忡忡地说:“陛下,蝗灾导致庄稼绝收,百姓生活陷入困境,若不及时救助,恐怕会引发民变。当务之急是筹备粮食,运往灾区赈灾。”】
【这时,工部尚书站出来说:“陛下,臣听闻蝗虫有趋光和聚群的习性。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夜间设置大量的灯火,将蝗虫吸引聚集,然后集中捕杀。”】
【朱由检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此计可行。另外,朕还想到,蝗虫富含蛋白质,可食用。我们可以鼓励百姓捕蝗,以蝗换粮,这样既能减少蝗虫数量,又能解决百姓的部分粮食问题。”】
【于是,朱由检当即下旨,在受灾地区推行“捕蝗换粮”政策。规定百姓每捕一斗蝗虫,便可换取一斗粮食。同时,派专人前往灾区指导百姓利用蝗虫习性进行捕杀。】
【然而,旨意传到地方,却出现了意外情况。河南某地的地方官王福,为了隐瞒自己治理不力的事实,竟向朝廷谎报:“蝗神显圣,蝗虫乃神虫,不可捕杀。若强行捕杀,恐降大祸于百姓。”】
【与此同时,在他管辖的区域内,百姓们依旧被蒙在鼓里,守着香案祈求上苍,任由蝗虫肆虐。一些大胆的百姓想要尝试捕蝗换粮,却被王福派出的衙役阻拦。】
【有个叫张大胆的年轻农民,不甘心看着庄稼被毁,偷偷组织了几个村民,准备趁着夜色去捕蝗。可他们刚行动,就被衙役发现。衙役们将他们团团围住,领头的衙役恶狠狠地说:“你们好大的胆子!没听到老爷说这是蝗神显圣吗?还敢捕杀蝗虫,不怕遭报应?”】
【张大胆气愤地说:“什么蝗神!再这样下去,我们都得饿死!皇上都下旨让捕蝗换粮了,你们为什么阻拦?”】
【衙役冷笑道:“皇上远在京城,哪里知道这里的情况?老爷说了,一切听他的。都给我把工具放下,不然抓你们去坐牢!”】
【张大胆等人无奈,只能眼睁睁看着蝗虫继续啃食庄稼。】
【而在京城,朱由检迟迟没有收到灾区捕蝗换粮的进展汇报,心中起疑。他派了自己的心腹太监前往灾区暗访。】
【太监来到河南灾区,看到的是一片荒凉景象,百姓们面黄肌瘦,却依旧不敢捕蝗。经过一番打听,他了解到了王福谎报和阻拦百姓捕蝗的实情。】
【太监回到京城后,立刻向朱由检如实禀报。朱由检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这王福好大的胆子,竟敢欺上瞒下,置百姓生死于不顾!”】
【他当即下令将王福革职查办,并派出钦差大臣前往灾区,重新推行“捕蝗换粮”政策,严惩阻拦百姓捕蝗的相关人员。】
【钦差大臣来到灾区后,张贴告示,向百姓们详细解释了“捕蝗换粮”的政策和科学捕蝗的方法,破除了百姓们心中对“蝗神”的迷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