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看。
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朱标忍不住将自己代入天幕里朱由检的视角。
单单是不让他读书这一样,估计他就原谅不了朱常洛。
可再看看人家朱由检。
云淡风轻,宠辱不惊,还另辟蹊径选择其他的出路。
还有在朱常洛初登大宝,准备大刀阔斧的树立威严之时,朱由检能不畏父亲的皇权,毅然决然的选择说出肺腑之言。
这一点也非常难得。
朱标虽然也经常和朱元璋打擂台,但那一切都是基于朱元璋最爱他这个儿子的缘故。
如果没有这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他绝对不会像朱由检那样,去触怒龙颜。
因为这一切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假如朱常洛没有那么快驾崩,那么朱由检可能就会因为之前的种种行为,被朱常洛厌恶,最后发配到一个穷乡僻壤当王爷,可能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永远被遗忘在那里。
朱由检难道没有想到过这些吗?
肯定有!
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为了自己的父亲,做出了自己该做的努力。
这个时候,他才十岁啊!
如此孝心,就连朱标都感到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