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罩阴霾,身体压力,更沉一分。
走过二十几家,不过短短数十步而已,一身筋骨,便已沉如汞铅,任他金肌玉络、汞血银髓摘得,也是艰难无比。
“停下吧。”
“一尊练气大家的武道意志,虽然只是雏形,但寻常炼皮,也难以抗之。”
“你能担得起二十几位的凝视,压迫,已经是人中龙凤。”
“可这只是‘道馆街’的前半截而已,后面的大道馆,背后有流派,有高山,他们的坐馆大家,武学造诣比之我等,都要更加精深。”
“你能顶着二十几道,但还能顶得住整整六十三道大家眸光的凝望吗!”
“更何况,还有那些大道馆衣钵,正在养精蓄锐,好整以暇的在尽头等候着你,少年。”
“身扛山岳,一身本事十去七八,若是落得个伤残下场.”
“从此往后,便是武道绝路!”
“你能修成今日的造诣不容易,个中轻重缓急,真的不仔细思考几分吗!”
季修连行十数步,这时候,一座道馆大家睁开了眼,语气带着劝诫。
而季修的额头,也已渗出了汗渍,这等山呼海啸般的压力,对于精神的磨损,犹如刀枪利剑,任是披上仙衣,也难抗之。
但是
“旁人视如洪水猛兽,于我而言”
“却未尝不是,堪破修行的良机!”
季修抖擞精神,将那屡屡要劝他后退退缩的言语,置在脑后,暗自呢喃。
他曾与范南松坐而论道,听他讲述过‘道法’的境界。
其中,道艺三境乃识文授箓、服气辟谷、神魄念头。
唯只有以神魄凝作‘念头’,才能干涉现实,才能不借种种符箓之能,叫念头化作法术,施展出种种不可思议的威能。
如今,季修前二境早已借万法道篆观想图、玄君六章秘录彻底圆满,可关于第三境‘神魄念头’,却迟迟未曾堪破门道。
据飞仙观的范南松讲,神魄念头,乃是道艺最后一关,也是真正的‘起点’。
打破了这一关,就代表筑就了‘大道之基’,又名道基!
而如何打破?
要么出身大门大派,门中有传承的‘道基’载体,刻录在符箓、玉石、石壁、祠堂.等等之上。
后辈子孙只需要坐而参悟,就能借这些前人留下的道基载物,感悟他们走过的‘道路’,借此风刀霜剑,磨练神魄,催生念头。
要么,就是在某种极致压迫下,自发修筑自己的‘道基’!
前者不过循规蹈矩,后者却是飞仙大道。
听闻万法教的真传行走,在服气辟谷的关头,无一例外,都要下山游历,耗费数年,甚至十数年,用自身的阅历、冒险,去打破这道艺的最后一关,催生念头。
只有这样,之后行走的道路,才能一路坦途。
而以前,季修只觉得这一关如捕风捉影,实在难以参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