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岩去上学了, 日子还得过。
过一个年,人情走动、打官司、送礼, 他们出门一趟, 肉包子没少拿。
就这半个多月,卖出去的包子跟送出去的包子持平,基本没挣钱。
陆杨拿着算盘, 手指如飞, 越算越心疼。
他在这一刻,竟然有点理解陈老爹的抠门了。
这样花钱, 是个人都心疼。
年节过完, 生活再次回归正轨。
他清点账面银子, 可以制定新年计划了。
原先攒下了七两银子的束脩, 他给谢岩拿了二两银子, 自己手里留了一两。这处银子只剩四两, 空着三两的账。
因最近跟乌少爷接触多,陆杨看出来乌平之对科举一事的上心程度,相信他不会轻易抛下谢岩不管, 束脩的事可以放心了。这银子他攒着, 想着租宅子用。
他手里还有二两三钱银子, 是用买猪崽的。
大伯家给了四百五十文钱, 他已经交付一只猪崽,拿一百五十文钱放入自己的小荷包了。剩三钱。
两个爹给的二两银子,他还没用。猪崽也用不了这么多。
陆杨知道家中账务, 想把银子在手里留一阵。等书籍印出来发售了, 他看看要不要追加银两, 算两个爹浅浅入一小股, 挣一笔银子出来, 把村里那个小破屋子修一修。
不说拆了重建,歪斜的墙壁、漏雨的屋顶,怎么都得好好整整。开春以后暖和了,有三个季节不用考虑衣物鞋袜,攒攒银子,蓄点棉花、布料,下个冬季,要穿厚实的棉袄,不再受冻了。
另外,他给陆林留了一只猪崽,陆林已经确定要养。
还有一只猪崽,等回村,看大伯家推荐哪个族亲,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猪崽。
这两头陆杨没得挣。
铺面上的银子数量才四两多。
竹笋的银子已经结清,后面进账,都是他自己的。
干货也是,他已经支付过货款,进账也是自己的。
山菌还没结货款,这阵子卖得不错,菌子泡发以后,洗洗切切炒一炒,不论是炖汤打汤还是炒菜,都是好吃的。
冬笋之后,山菌的销量也起来了。
山菌晒干了,不压秤,一斤有好些。
他根据种类,进货价是四文到四十五文钱一斤,卖出去都有提价。
进价比外头高,卖价和外头一样。菌子是六文到五十文的区间。
上回送来的菌子,最贵的是青头菌,六十文一斤,不讲价。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