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杨目送陆柳夫夫俩走远, 在大道上站了会儿。
提前回家,意味着早早收工, 手上落了闲。
他不大适应, 目光在大道两头瞄。
大道两侧多荒地,两场雪过后,还有枯黄的杂草在泥地上胡乱躺着, 大片大片, 瞧着枯败灰暗,让人心情不好。
东西两头的道上许久没人经过, 就连侧边的村口小路, 都好久没人出来。
和县里不同, 村落属于群居, 一堆人挤在一个窝窝里住着, 嘈杂吵闹, 一家有事百家闻,不得清静。
离了村子,又过分清静。哪怕就离开这么点路, 都没人在耳边说东家长西家短。如果在县里, 就走到哪里都是人。
一边是聚着吵, 一边是散着吵。
陆杨还是想去县里, 他更适应县里的生活。各处都熟悉,挣钱也方便。
又往东边遥望一阵,没见着驴车回来, 他就转道回家去。
难得回来早, 他跟婆婆一起做饭。
他嫁到谢家后, 忙忙碌碌没停歇, 一直没跟婆婆好好聊天, 今天正好说说话。
水缸里又没快没水了,柴火还好,有好些。
谢岩最近跟他一起,成天早出晚归的,买回来的木炭没烧多少,陆杨让婆婆在剪纸、做针线活的时候烧个炭盆取暖。
赵佩兰舍不得。外头出太阳,她就搬凳子在院子里晒晒,都是背对外面面朝里,她怕跟村里人打照面。
要是天色不好,她就坐炉子边。自己吃饭,就不用灶屋的大锅了,随便在炉子上煮点什么吃,火生起来,正好取暖。
他们平常不在家,多劝几句,赵佩兰也是当时应了,在家还是省着来。
陆杨知道,还得挣钱,挣了钱有底气,花销上就可以松松手。
他接手做饭,让赵佩兰帮着烧火,也在灶前歇歇。
柴火饭已经煮好盛出来了,等会儿再蒸一下,就熟了。
陆杨打了两个鸡蛋,搅散加水加盐加酱油,放到饭上蒸。
他跟谢岩好久没吃红薯,家里红薯却在消耗,想也知道都是赵佩兰吃的。这东西吃多了胃不舒服,陆杨很讨厌红薯。
粮食糟蹋不得,他洗洗切片,沿锅蒸着,一家人一块儿吃,早点吃完算了。再不买了。
家里萝卜白菜有好多,两样交替吃着也会腻味。
就这两个菜,做出花来也是白菜萝卜。陆杨想着,明天买些豆腐回来。
豆腐做菜方便,可炒可炖,可煎可炸,能吃鲜的、嫩的,也能吃老的、腐的,可以做主菜也能做配菜。
他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