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身边,总是不太好,她想打发楚天下去休息,免得吵到楚宁。
楚天却撇了撇嘴,一脸认真地说道:“母妃,孩儿也有要事和父王说!”
楚宁被他的模样逗乐了,捏了捏他的小脸,问道:“哦?天儿有什么要事?”
楚天挺直了小身板,郑重其事地说道:“父王,下次您出征的时候,能不能带孩儿一起去前线?”
沈婉莹闻言,脸色微变,立刻训斥道:“胡闹!战场刀剑无眼,岂是你能去的地方?”
“何况你还这么小,去了战场只会成为累赘。”
楚天却不服气,仰着小脸说道:“父王战无不胜,孩儿跟着父王,怎么会有危险?”
“再说了,孩儿只是去见识见识,又不上战场与人厮杀,母妃不必如此担心。”
虽然才年近三岁,但因为朝中许多大臣的培养,此刻的楚天已经继承了楚宁的伶牙俐齿。
楚宁失笑,看着儿子倔强的模样,心中既欣慰又无奈。
他沉吟片刻,忽然说道:“天儿,若你真想去前线,父王可以答应你,但有一个条件。”
楚天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问道:“什么条件?”
楚宁微微一笑,道:“只要你能回答出父王的三个问题,父王就带你去。”
想收拾这小子,不能用常规办法,只能耍点小手段了。
虽然骗小孩不对,但这可是他唯一的儿子,他才不想让对方去战场呢。
但楚天却信心满满地点头:“父王尽管问!”
这家伙还挺有信心!
楚宁略一思索,先问了一个《论语》中的典故:
“《论语·为政》篇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此句何解?”
楚天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说用政令来引导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百姓虽能免于犯罪却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制来约束,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且守规矩。”
接着,他又问了一个《孟子》中的名句:
“《孟子·公孙丑下》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句当作何解?”
“这是说有利的天气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
楚天对答如流:“就像父王打仗时,不仅要看天气地形,更要让将士们同心协力。”
沈婉莹站在一旁,见儿子如此聪慧,眼中满是骄傲,但想到他竟想去战场,又忍不住担忧。
她悄悄朝楚宁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出个难题,好让楚天知难而退。
楚宁会意,嘴角微扬,随即抛出了一个难题:
“《孟子·告子下》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此句不仅要说其义,更要说明为何要苦其心志?”
楚天毕竟年幼,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小脸憋得通红,最终还是沮丧地摇了摇头: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