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想走的话,他是留不住我的。”
身为薛延陀中少有的强者,耶律洪对自己的实力很有自信。
耶律洪的箭术和刀法,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不过,要如何才能让人相信,这次行刺永平公主的是高句丽的王太子?”
曳莽被耶律洪这么一说,顿时有些意动了。
高句丽是少数几个和大隋有过数次冲突的国家之一,不管是什么原因,最后都是胜利者。
所以曳莽觉得,如果能挑起大唐和高句丽之间的矛盾,对薛延陀的处境也有很大的帮助。
“小可汗,有时候,证据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把这件事情传出去,再加上高句丽人刚刚被永平公主羞辱,这件事情,就算是高句丽也脱不了干系。”
耶律洪之所以能得到曳莽的信任,不只是因为他的武力值高,更重要的是,耶律洪做事很有头脑。
“如果我们能从这些高句丽人身上偷到一些令牌,那他们就更有嫌疑了。”
“是啊,听说燕王李想最是护短,要是有人刺杀他的女儿,肯定会不死不休。”
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
“不错!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准备吧。”
曳莽来到长安已有一个多月,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时机。
如今有了这样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
襄阳县城旁的汉江码头上,彭凯目送着白帆渐行渐远,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自从被燕王抓到把柄之后,他就一直在提心吊胆。
他很担心,李想会利用自己的权力,把自己从县令的位置上拉下来。
虽然他已经写了一封信,命人快马送往长安城,想找自己的靠山,帮自己度过眼前的难关,但心里的担心还是没有丝毫减少。
当然,彭凯怎么也想不到,李想会放过自己,最大的原因,还是襄阳县没有在南洋推广水稻的时候拖后腿。
“明府,燕王殿下临走的时候,可是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粮仓修好,然后,在秋收之前,再建一个粮仓,要不要建?”
郭海是彭凯的心腹,对彭凯言听计从。
事实上,这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
长安城里的官员,虽然地位很高,但很少会插手县里的事情。
“盖,怎么不盖了?你看,早稻收成怎么样了。光是今年一季的收成,就超过了去年的总收成。如果真能收获晚稻,那襄阳县今年的收成抵得上以往两三年的收成,也算是一份政绩了。”
彭凯虽然是长孙家的人,但在没有得到明确的指示之前,不管是为了公,还是为了私,他都必须把粮仓给建起来。
大唐的考核,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口的增长,二是税收的征收,三是名声。
而前两者,往往粮食的产量才是关键。
难怪彭凯要把南洋稻推广到襄阳县来。
身为长安城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