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45章观山书院到蒲罗中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广州的光塔码头,这些年越来越热闹了。

    去年年底,在李想的提议下,段家派人前往广州,收购了数千亩农田,种植甘蔗。

    广州虽然是岭南道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但这里的房价,却远远比不上长安城。

    这让段家更加坚定了甘蔗种植的信心。

    土地便宜,意味着成本低,只要价格合适,就能赚到钱。

    “郎君舟车劳顿,辛苦了。”

    段开山刚下了船,段家派来广州负责甘蔗种植的段刚便已经等在那里了。

    段刚知道今年春天段开山也要来岭南,所以每天都派人在码头等着,一看到段家的船进了港口,就立刻派人来通知他。

    这样段开山下了船,第一时间就能看到他,这也是段刚的一点小心思。

    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现在,段开山对广州的甘蔗种植情况并不是很了解,如果段刚能够及时上报,那么这份功劳就是他的了。

    “段刚,你是不是把甘蔗种下去了?”

    段家虽然在长安城之中,也算得上是一方豪强,但要说一下子买下广州府一万多亩的地皮,就算是比关中要便宜,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段开山不得不重视起来。

    “郎君,已经种下了,而且如今长势良好。这岭南气候比关中要温暖许多,甘蔗长势极好,估计六月和七月就能收获,到时说不定还能种出第二批。”

    段家在广州唯一的产业就是甘蔗,所以段刚必须要熟悉甘蔗的种植技术,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在这个位置上呆太久。

    要知道,房家和燕王府,都派了各自的管事,来广州买地种甘蔗。

    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自然能看出谁的成绩更好。

    “广州是不是种植甘蔗的地方多?”

    段开山从船上下来,跨上段刚备好的高头大马,缓缓而行。

    段开山这还是头一次来到广州,按计划,起码要待小半年的时间,自然要好好观察一番。

    “以前种了不少,但都是零散的,大部分都是农民自己种的,然后榨成汁液,然后卖给商人,或者自己吃。辛亏大部分农民都种上了甘蔗,否则的话,我们还真找不到这么多的甘蔗地。”

    “几万亩?”

    段开山疑惑的看着段刚。

    他们家买的地不就是万亩甘蔗吗?

    “不错,段家有一万多亩地,而房相府那边,也有近万亩。许管事一出手就是三万多亩,而且还在继续收购。不过,因为甘蔗的原因,有几块地还没种上甘蔗,一年两季的产量可能不够。”

    段刚这些日子,于公于私,都与燕王府和广州的大管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络。

    岭南毕竟是冯家的势力范围,长安城之中,段家可以横着走,但是到了广州,就不得不收敛了。

    “燕王府现在由谁负责?”

    段开山听完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