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3章洪州豫章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

    一旁的顾芳芳忍不住开口说道。

    然而,无论是李想,还是武媚娘,都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这也太不讲政治了吧?

    隋唐为什么会不约而同的打压古都江宁县?

    那是因为它是六朝古都,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如果突厥人在这里定居,那就……

    “启禀王爷,这几日,我们一直都在江宁县耽搁。算算日子,咱们抵达洪州,也该是春耕时节了。要不,我们明天就出发?”

    武媚娘是个聪明人,她知道,李想这次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推广南洋水稻。

    而且,南洋水稻的推广,对大唐的粮食产量,也有很大的帮助。

    “好吧,我听说洪州的人不多,经济也不是很发达,但是大家都很爱读书,我也想去看看。”

    自从李想建立观狮山书院以来,他就一直在关注着科举。

    洪州附近,或者说江西,虽然科举不多,但上升的速度,却比普通州府要快得多。

    看来,在后来的朝代里,江西的进士数位居全国之首,绝非偶然。

    ……

    由于是逆流而上,所以速度比较慢,好在距离并不远,李想终于在一月底抵达了豫章县的城门前。

    “洪州以北,是个很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人少,水多。”

    从长江进入鄱阳湖,再沿着章江往下游走,就能抵达豫章县。

    至于章江,后世被称为赣江,乃是长江的第二大支流,水量充足,河面宽阔。

    如果周围的水稻面积再大一些,那就方便多了。

    李想:“这些年来,大唐的人口增长速度极快,如果不能及时干预,恐怕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据户部初步估算,光是贞观年间,就增加了近百万户,而且还在迅速增加中。等洪州附近的水稻种好了,肯定会吸引更多的人过来定居,到时候人口肯定会暴涨。”

    按照历史记载,天宝年间,大唐人口最多达到了八千万。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八千万的数字,或许在贞观之治的最后几年,就能够达到了。

    当然,前提是李世民的寿命要比历史上的长。

    武媚娘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光是鄱阳湖周围的农田,就能养活几百万人了。”

    “启禀王爷,洪州来了几位大人。”

    李想一群人,在码头上的时候,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没过多久,洪州府衙、豫章县衙门的人都知道了李想来了。

    别说李想是皇子,就算是一个长安来的普通官员,洪州府也得客客气气的。

    由此可以看出,京官与地方官吏身份地位的差别。

    “突厥人现在在哪里?”

    李想可没心情和当地官员客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